第17章 美韩郎(2 / 3)

太上金阙 弃还真 1852 字 4天前

官邸内堂,只见内堂左右都有小炉燃香,香薰微漾,数排书案整齐排列,阳光透过窗户上的薄纱,洒在堆积如山的书卷典籍上,几十個吏员正于案前伏案疾书。

坐在内堂上首监督诸吏的紫袍官员,在见到吕尚这陌生面孔后,淡淡道:“你是何人,来秘书省又有公干”

吕尚取出告身,走到紫袍官员书案前放下,道:“奉召新进秘书郎吕尚,见过上官,”

紫袍官员能穿紫袍,最低都是正五品,而吕尚的秘书郎只是正七品职,所以吕尚直接口称上官。

“哦”

紫袍官员面露诧异,上下打量了一番吕尚,不疾不徐道:“你就是那個弃家入终南的吕尚吕飞熊本官乃秘书丞王崇,以后就是你的上官,望你日后能戒骄戒躁,作出一番成绩。”

秘书丞,正五品官员,是秘书省官长秘书监的副手,辅助秘书监处理省内事务,辖制省内四位正七品秘书郎,十二位正九品校书郎,四位从九品正字,百余位吏员典书、楷书手。王崇起身,招手让吕尚跟着,口中道:“你随我来,你这個秘书郎要入职,还需见过秘书监,得了秘书监牛大人授印后,你才是正式的秘书郎,入档吏部,列为官身。”

“秘书监,牛弘!”吕尚心头一动,当即跟在王崇身后,秘书省秘书监实乃清贵中的清贵,高居正三品之位,比御史台御史大夫杨素还高半级。

当朝官制,正一品的三师三公都是虚职,名大于实,故而朝中正二品尚书令就是实际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相权。有此对比,正三品的秘书监,已是步入决策层。

王崇领着吕尚向南走,大致走了几十步,来到一处方厅前,进入正厅,见轩敞宏阔,明窗净几,纤尘不染,正厅中央,案牍罗列,书案之上,放着笔架,以及一方青瓷辟雍砚。

厅中北角,有几张桌椅,皆是红檀木所制,古朴庄重,一旁立有云母石屏风,上绘霜雪梅,一身穿红袍的老者,坐在屏风下,悠闲地煮着茶汤,翻阅着手里的孤本杂记。

王崇向红袍老者躬身一拜,肃然道:“大人,奉诏新进秘书郎吕尚,已来报道入职,”

牛弘轻抿了口温热的茶汤,看了眼吕尚,道:“齐郡公家的这就来入职了我记得省里给的是三日期限,现在才过了多久,到底是年轻人啊,一刻都闲不下来。”

“王崇,你去书架那边,把秘书郎的印绶取出,将印绶交给他,再给吕尚安排一间公事房,备好笔墨纸砚,找個在衙的秘书郎,把在职秘书郎需要处理的公务,都跟吕尚说说。”

王崇道:“诺,”

牛弘淡淡道:“下去吧,”

虽是见了吕尚,但牛弘这個秘书监,显然是不打算理会吕尚这個纨绔子,吕尚弃家出走一事,让牛弘对吕尚第一印象颇为不佳,所以只是简单交待几句,就想打发二人退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哪怕吕尚背后是齐郡公府,是天子外戚,牛弘对其仍不加颜色。他本身的官职就已是清贵之极,在初任秘书监时,又得杨坚封爵为奇章郡公,由此可见杨坚信重。

杨坚后来评价牛弘,说他是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这已是对人臣极高的评价了。

“诺,”王崇与吕尚作揖后,一起退出方厅。

出了方厅,王崇若有所思的看了吕尚一眼,道:“吕兰台,牛大人刚才说的,你该都听到了吧,”

自晋以来,秘书郎又有兰台郎之称,此称虽未得朝廷承认,可朝野多有将秘书郎称兰台郎者,所以吕尚如今亦能被人称一声吕兰台。

吕尚点头道:“都听到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