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退下后,小圆子便说道:“我和姐姐身边不需要暗卫,若是真要有这样的人,那也是我爹娘为我们准备的,多谢娘娘操心了。”
娘娘?跟着那些人一起这么叫,那为何叫皇上却要叫翁翁,叫她却是如此的生疏,莫小瞧了这些孩子,竟然这么聪明,他们早就知道她的用意了。
“瞧着是我凤栖宫不合意了,长辈叫你吃东西,给你送武士,不过是对晚辈的喜爱,既然如此,本宫定不会再这样。”
“只是有一事,明阳该知道的,你若成为太子,本宫便是你的长辈,以后还是不要叫本宫娘娘,就叫……”
魏贵妃想了想,正在此时,殿外响起脚步声,太监传话,皇上来了。
魏贵妃和小圆子只好先起身。
皇帝荣晏处理完政务,先是去了学堂,得知小圆子独自一人来了凤栖宫,于是也来了这儿。
荣晏看着聪明的侄孙,很满意,自己没有子嗣,到老了,对后辈子孙很喜爱,这孩子天命所归,又是如此聪慧,在宫里的这些时日,荣晏已经将孩子视如己出一般疼爱。
荣晏来到魏贵妃身边坐下,问两人在聊些什么,魏贵妃顺势开了口:“皇上来评评理,他们叫皇上是翁翁,叫妾身却是娘娘,妾身难受。”
“我看孩子们不如统一叫法,叫皇上祖父,叫妾身祖母如何?”
荣晏一听,脸色微变,他看着魏氏,半晌没有接话。
魏贵妃也察觉到了皇上动了怒,她不过是说出了这段时间传闻的话,再说朝中不是提议她来做皇后,当年皇上力排众议都要提她做皇后,要不是满朝文武反对,她早就已经是皇后了。
如今局势有变,枕边人的心思莫非也变了?
荣晏握紧魏贵妃的手,没接她这番话,而是转头看向了小圆子,对上孩子漆黑的眼神,荣晏叹了口气,孩子不傻,什么都懂,魏氏这么说话,定是不讨孩子的喜。
小圆子也借势起身向皇上问出了一事,“皇上,马上要到中秋节,我们可以在中秋节的时候回家团聚么?”
连着他这个皇上翁翁也不这么叫了,荣晏知道孩子们也心思重,自打入宫时起就防着了,他的本意是护着这些孩子,教导这些孩子,而不是养出怨怼的情绪来。
“今年宫中将要举行中秋宴,到时候任家人全部参加,朕会下旨意,同时朕也会在那日宣布一件很重要的事,你们安心在宫中读书便是。”
小圆子心头一惊,抬头看向皇上,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当年郑礼义游学时,的确看到过这条商道,但是山路崎岖,沿途更有匪徒流寇,不太平,但却仍旧有商队挺而走险,至于走海运绕回中原,还有可能遇上海寇,或者是吴越国人拦路抢劫。
若真是修通了此道,不仅发展了岭南的商贸,也制裁了吴越国的抢掠行为,中原商人与海外列国做生意更是方便了不少。
郑礼义抬了抬手,说道:“放学后,明阳跟为师走一趟。”
师徒二人一同去御书房,将所思所想向皇上禀明。
小圆子心头欢喜,高兴的坐下了,只是屁股还没有坐热,便有小太监进来传话,魏贵妃想要见一见小圆子。
郑礼义的眼神意味不明的看了小太监一眼,而后看向小圆子,“且去吧,晚些时候再与我一同去御书房。”
小圆子应下了。
弟弟突然被叫走,屏风后的小团子忍不住看向弟弟离开的方向。
堂前的小伙伴们也觉得奇怪,魏贵妃为何在今日突然要见小圆子,再一想到宫里的传言,说是魏贵妃要被提为皇后,将来小圆子若是立为太子,定然是过继到新皇后的名下,若是这样,那可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