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章 都跑来北境游学了(1 / 2)

这局面,该如何应对?强行抓回?还是……顺势而为?新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和沉思。而北境这边,一群南境小“俘虏”们,则眼巴巴地等待着家里的回音,心中充满了对留在北境的渴望和对未知结果的忐忑。

南境京城,那些将子弟送入“游学团”的宗室王公和重臣府邸,这几日的气氛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起初,他们是抱着让自家孩子去北境“见见世面”、“杀杀傲气”,甚至暗戳戳希望孩子能“发现北境的破败”、回来好打脸宇文珩的心态。想着顶多三五个月,孩子们吃够了苦头,自然就会想念京城的繁华安逸,乖乖回来。

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孩子们的思乡之情,而是一封封如同重磅炸弹般的家书!

安郡王府上,安郡王抖着手拆开儿子的信,刚看了几行,脸色就由红转白,由白转青。

信上,安世子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口吻写道:“父王亲启:儿臣已抵北境多日,此处万物新奇,远超想象!儿臣深思熟虑,决意暂留北境求学。北境学堂所授,乃经世致用之学,非死记硬背之经书可比。此处生活便利,人心向上,实乃求学立业之佳所。请父王不必挂念,儿臣在此一切安好,比在京城快活百倍。待学有所成,或假期得空,自当回京探望。另,珩殿下此前所言极是,我等确是坐井观天之蛙,望父王亦能开阔心胸,勿再固步自封……”

“逆子!这个逆子!”安郡王气得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差点背过气去。暂留求学?比京城快活百倍?还说他是井底之蛙?!这哪里是去游学,分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类似的情景,在各大府邸同时上演。

“父亲大人:女儿以为北境甚好,欲留下学习医术及格物之道,将来或可济世救人,亦可光耀门楣(虽然女儿觉得北境不怎么看重这个)。京城规矩繁多,甚是烦闷,不若北境自在。勿念。”

“母亲:孩儿不回去了!北境有会飞的木鸟(风筝),有自己会跑的铁马(玩具车),学堂里还能亲手做木工!比在家里整日被嬷嬷看着绣花有趣多了!您和爹爹保重身体,孩儿过年再回去看你们!”

“祖父:孙儿见识了北境之强盛,方知天外有天。孙儿欲留在此处,习其强兵富民之道,他日或可报效朝廷(虽然孙儿觉得南境朝廷有点悬)。请祖父成全!”

信件内容五花八门,但核心意思高度一致:不回去了!北境太好,我们要留下学习/生活!你们别惦记,有空我们会回去看看的!顺便还都提到了宇文珩骂得对,他们以前就是井底之蛙。

这一下,整个京城顶层圈子彻底炸了锅!

府邸里,摔杯子砸花瓶的声音、怒骂逆子的咆哮声、妇人们担忧的哭泣声不绝于耳。朝堂上,相关官员更是焦头烂额,被同僚们或明或暗地指责、埋怨。

“这叫什么事儿?送去游学,游得心都野了!”

“北境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我早就说不能去!现在好了,儿子都要成别人的了!”

“陛下!此事必须严惩!勒令北境即刻遣返所有游学子弟!”

新帝坐在龙椅上,听着事都要疲惫。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中五味杂陈。

愤怒吗?当然有。这群小子,简直是集体叛变!

但除了愤怒,还有一种更深的无力感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动摇。

宇文珩一个人被北境吸引,还可以说是特例。可现在,整整一批宗室精英子弟,去了没多久就集体“倒戈”,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北境确实拥有南境无法比拟的吸引力。那种吸引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新奇,更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关乎未来和希望的感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