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和伯圭兄的一个傀儡罢了。”
“若袁绍和伯圭兄赢了,袁绍有袁门威望,伯圭兄不是对手。”
“让袁绍执掌了权柄和大义,那是比董卓更棘手的对手。”
“我更希望董卓能赢。”
“可董卓又是鸩杀少帝的国贼,若董卓赢了,他的威望就会比往日更盛。”
“虽然可以结连诸州讨伐董卓,但诸州州牧又各有私心,很难真正结盟。”
第一次会盟讨董,在酸枣畏足不前。
第二次会盟讨董,袁术私藏玉玺撤兵。
刘备对第三次会盟讨董,不抱有太多的期望。
郑平断言道:“董卓并非雄主,一年的对峙足以将董卓的壮志给磨灭,一年的时间,也足以让涿城天子的威望遍传幽冀。”
“若兖州之兵真的北上,董卓非但不会趁势进取,反而会趁势退兵回长安。”
刘备惊讶道:“董卓为何会撤兵?他难道不想趁机灭掉袁绍吗?”
郑平摇头:“倘若兖州在战事初起时,支持长安的天子,还能助董卓击败袁绍。”
“但如今快一年了,幽冀各郡国早已因为抵挡住董卓而人心凝聚。”
“除非兖、青、豫、徐四州之兵一起北上,否则董卓断无胜利的机会。”
“不论董卓是否愿意,两帝同天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