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1 / 9)

    陶谦会顾及臧霸在开阳一带的势力而选择忍让,但郑平却不会在意。

    以青州目前的力量,会因为粮道补给困难而难以远征董卓,但要就近打个臧霸,却是易如反掌。

    这群离开了泰山、没了山林险阻的泰山贼,想以开阳城阻挡刘备的青州大军,不亚于螳臂当车。

    刘备给臧霸面子,称呼臧霸一声臧帅。

    不给臧霸面子,直接就遣兵揍臧霸了。

    更何况,屈人之兵不一定非得征战。

    如今刘备跟陶谦商议了将青州十万饥民安置在东海国一事,这明眼人都知道刘备跟陶谦已经结盟了。

    在利弊的取舍上,陶谦一定是优先支持刘备,而不是支持一个听调不听宣的臧霸。

    在青州刺史和徐州刺史的夹缝中苟存的臧霸,要么拼死一搏,要么就得认怂。

    郑平的强硬态度,令臧霸的信使有些畏惧。

    奉命来送信,信使也是得了臧霸和孙观的嘱咐,要观察下刘备的态度的。

    结果,信使连刘备的面都没见到!

    刘备跟陈登畅谈了一个时辰,若非陈登避免引起陶谦的误会要返回郯城,刘备甚至都想邀请陈登同榻、抵足而眠了。

    “陈元龙豪迈之士,文韬武略亦是当世少有,恨不能早遇啊。”将陈登送离驿馆,刘备立在门前久久不愿回屋。

    这趟阳都城之行,刘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