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3 / 5)

姓自驱逐利,上下一心,又何惧黄巾为祸?”

    “只可惜,此计不能推行青州六郡六十五县,否则青州黄巾之祸,年底可平!”

    陈纪凛然。

    “利诱百姓,让百姓自驱逐利;聚粮于城,防黄巾劫掠祸民。”

    “待黄巾退去,刘备再还粮于民,不仅让百姓免遭黄巾之祸,更能让刘备仁智勇信之名流传。”

    “既惠了民,又得了名。”

    “郑显谋之策,倒是令人惊叹啊!”

    惊叹之余,陈纪又颇为遗憾:“只可惜平原九县,就出了一个刘备!”

    “若九县县令,皆有此等魄力,又何愁黄巾不灭?”

    但陈纪亦是清楚,即便九县县令都如刘备一般有魄力,若无郑平这样有名望有才智的县丞,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种政令,不是谁都能轻易模仿,东施效颦,只会贻笑大方,徒增百姓烦忧。

    学者生,似者死。

    陈群见陈纪烦忧,进言道:“父亲何不召刘备和郑平来平原县述职?”

    “孩儿以为,郑平或有良策在胸,唯恐州官不敢用,因此才会在高唐县助力刘备成事。”

    “以郑平的才智和名望,即便举茂才亦不为过。”

    陈群的提醒,让陈纪的眼神多了三分喜色:“长文言之有理!传闻郑平已经是北海相孔融的准女婿了,只因平定青州的壮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