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的绝对差别,根植天下人心。
资源配给更是天差地别。
想在如今的天下出头,且不论后果和风险有多大,想城市的难度首先就是地狱级的。
这难度和老朱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虽然无法相比。
可称一句低配青春版大差不差了。
见无人再有异议,孔希学继续说道:“至于朝廷可能要追缴的赋税,明日之内,将各方各自的账簿全部清点出来,随机抽签,与另一方交换账册查账。”
“十日内,要将开国以来孔家所有缴税的账册和应缴的赋税一一对照。”
“哪一房欠的,哪一房补上。”
“不足的,先从族内库房拆借。”
“秋收以后归还。”
“咳,咳咳。”
“趁着朝廷的清障队伍还未至,抓紧时间将所欠的赋税拉到曲阜府衙的府库中,对不上的账目,就联系一下周遭受灾过的县衙,补上一份灾年的受捐证明,然后由曲阜府衙出具一份从族里拆借粮食的文书,把所有账册疏漏补齐。”
要么说是千年的土皇帝。
孔家对曲阜一带乃至整个山东的渗透力和渗透程度是惊人的,就是朝廷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影响力都远不及孔家。
价值这千年以来积累传承从而形成的一套教育模板,让孔家整体的受教育程度于整个天下而言都是断层的领先。
故而,他们才能抽调出如此之多的人手,对整个孔家的账本进行优化。
当然。
也只是优化大明立国以后,孔家开始缴税这十数年间的账目。
要是真正全面的清算账本。
整个孔家千年以来的账目没有一台超算,谁算得清呢。
除了历代传承的主房,大略对整个家族的财富有所预估,其他各房的账目算不清楚的时候,天知道他们经历过几次“火龙烧仓”。
应对查账补税之事。
他们虽然不算太熟,但相较其他人,却已算有经验的了。
敲定了应对朝廷清丈的方略,族内议题便只剩最后一项,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对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