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08(2 / 4)

毕竟,在她走后,薛忱身边剩下的唯一一个能够依靠信赖的,就只有唐今了……

这两个孩子,都只剩彼此了。

盛瑛眼眶中的泪水越来越多,她紧紧抓着唐今的手臂,爆发出来的力气根本不像一个濒死之人。

唐今牵起唇角笑了笑,“嗯,我不怪他。”

……

安正六年正月,在办完了盛瑛的葬礼之后,薛忱向皇帝请旨,希望离开京城,前往边境驻守。

皇帝在考虑之后,派他南下,镇守西南。

安正六年二月,薛忱离京,未与京中任何人告别。

或许是众人的错觉,也或许事实如此,就在薛忱离开之后,这京城里的气氛便变得越来越压抑沉寂了起来。

没人能说得清楚,但似乎有什么隐藏在暗处的东西,正在一点一点爬出,给人一种强烈的风雨欲来之感。

后来人回忆,最初的那一颗雨滴,似乎是在那时砸下来的——

安正七年正月十三。

年前还身强体健的刑部尚书忽而上书,直言自己已身患顽疾,与皇帝乞求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挽留多次无果后,应允。

刑部尚书之职就此空缺。

离职前,刑部尚书上奏,推举刑部侍郎唐今继任尚书之职。

考虑到其资历尚浅,皇帝并未采用此建议。

直到十月。

经吏部、礼部、工部多位大臣的再次推举,皇帝下旨,升刑部侍郎唐今为刑部尚书,同时撤除其身上的礼部官职,命他人暂代。

时年不过二十三岁的唐今,成了商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品文官。

……

安正八年三月,南方部族入侵,薛忱率军镇压,仅半年时间便成功收编南方八大部族,使其尽归于商。

十月,薛忱回京。皇帝嘉其功德,升任其为三品冠军大将军。

……

安正九年正月,礼部尚书联合朝中多名御史,弹劾刑部尚书唐今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后经三司查明,此乃故意诬告。

故意诬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