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回 问心练剑(3 / 5)

形如离弦之箭激射而出,人剑几乎化为一体,化作一道经天而过的璀璨长虹。

这一剑毫无保留,一往无前,将所有精气神尽数灌注其中,剑未至,那凌厉无匹的剑气已破空先行,直摧敌胆。

有去无回,唯死或生!

为练此剑,莫沉常于晨雾未散时潜入密林,惊起宿鸟,旋即追逐其后,长剑疾点,以剑尖微毫之处轻触飞鸟振动的羽翼末端,感受那细微力道与频率,力求精准而不伤其分毫。

也常立于轰鸣瀑布之下,逆着奔流而下的巨大水练,凝神刺击。每一剑皆需破开厚重水幕,精准命中那奔流中心最不稳定、变化万千的一线水流。

四年苦功,莫沉经过《戳炎决》淬炼的身法在陈隐山的教导下,已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剑光闪动间,寻常人目力已难以清晰捕捉其轨迹,唯见寒光乍闪乍灭,敌已倾颓。

午后日光最盛,阳气沸腾之时,则是锤炼《青山不动剑》之时。

此乃极致防御之剑,讲究“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陈老时常亲自喂莫沉剑招,一根寻常竹枝在手,攻势却如狂风暴雨,从四面八方袭来,角度刁钻,劲力变幻莫测。

“听劲!”陈老低喝,竹枝轻飘飘点来,看似轻柔无力,实则蕴含阴柔暗劲。

莫沉凝神静气,以铁剑剑身轻微接触感知,皮肤与剑柄传递来的细微震动,判断来力之大小、方向、虚实。

“引劲!”竹枝上蕴含的力道汹涌而来,莫沉手腕圆转,剑划弧线,如深谙水性的舟子引导洪流,又如山涧溪流引导洪水,将那凌厉力道悄然引偏,泄于无形。

此乃“山涧引流水”之精要。

“卸劲!”陈晋攻势忽变,力道猛增,刚猛无比。

莫沉剑身微颤,接触瞬间手臂肌肉与周身关节极速微调,似千年山石受风蚀而微妙变形,将来力巧妙卸开,分导引入脚下大地。

正是“磐石卸千浪”的运用。

“借劲!”陈晋提点道,在状态极佳时,莫沉能初步尝试更高深的技巧,剑身如胶似漆般黏住竹枝,感受其力之根源与变化轨迹,试图将其部分劲力吸纳转化,反用于自身下一步的守势或微小的反击,形成“移山填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