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苎在本子上勾勒那株无叶的大树,展翅的飞鸟被她画的极具自由。
宫先生虽然对那幅石刻的壁画在意,但并没有带着他们在巨石的回廊多呆,阿苎此时只能凭借着记忆复刻巨木的奇异纹路。
青年刻下的小篆被她一字一句的描画在本子上。
梧桐落,三更雨,凤鸣西岐,鸾凤皆是错。
筑高台,镇邪祟,青铜树展,奉君上神台。
凤鸣西岐,是周。
筑高台、镇邪祟……奉君上神台……
火焰中献祭的又是哪位君王?
商周时期,最知名的死于火焰的,无疑是那位商纣王。
对了,他在一些传说故旧中被称为人皇,而非天子。
‘甲子日,纣兵败。
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
神台……封君上神台……
与纣王有关的封神传说,是那《武王伐纣外史》,又名《封神演义》。
亵渎人族之母,穷奢极欲又滥用刑罚,在武王伐纣之后,自焚于摘星楼,死后封为天喜星,掌人间婚嫁。
阿苎看着自己笔下枝干舒展的大树,如果,壁画上记载的是某种真实的历史。
如果纣王真的是为了镇压邪祟自我献祭的人皇……
胜利者的文字,果然是最锋利灵巧的刻刀。
阿宁想,传说中周穆王得见西王母求得长生灵药,能在周穆王眼皮子底下留下来的壁画,应该是真的吧?
‘纣取天下之珍,以益其台。
’
‘鹿台高耸透云霄,断送成汤根与苗。
土木工兴人失望,黎民怨起鬼应妖。
食人无厌崇侯恶,献媚逢迎费仲枭。
勾引狐狸歌夜月,商朝一似水中飘。
’
或许这诗该重组词句倒过来看:
商朝已似水中漂,夜月狐狸歌声高。
食人无厌崇翵恶,献媚逢迎蜚中消。
土木蚣兴人尸旺,黎民怨起鬼应妖。
献祭成汤根与苗,鹿台高耸透云霄。
作为祭台的鹿台,固然劳民伤财,又何尝不是孤注一掷下放手一搏的最后希望呢?
礼正衣冠,持剑奉玺,自焚而祭。
这个倾尽商朝最后国力的祭台,应该是完成了原本的使命。
……
张余山并没有一直跟在族长的身后,他不是找不到他,只是族长并不想让他跟着。
放出小红后,张余山进一步的去比较两个世界的异同。
他踩在湿漉漉的落叶上,拨开朽木上垂落的藤蔓。
一小片偎依在一起的人面鸟群雕,出现在张余山的面前。
这是几只更为古老的人面鸟石雕,仿若天然修饰的流畅线条,有着和四目人面鸟相去甚远的风格。
这些石雕的体型更为娇小修长,每一张人脸都是一张芙蓉面。
眉毛弯弯,眼尾上挑,闭紧后的嘴巴看起来真的是樱桃小口一点点。
作为三青鸟的附属族群,作为西王母国稀有鸟类中的常见品种,人面鸟还是佷得民众们喜欢的,它们的雕像遍布西王母国大大小小的角落。
依偎在父母羽翼下的小人面鸟,以翅掩面打着哈欠,张得大大的嘴巴几乎将人面分成两半,仍旧保留的尖锐牙齿,暴露了它们是猎食者而非观赏物的本质。
张余山将手伸进小人面鸟的嘴巴里,抬指去摸它的上颚。
干干净净,只有一点风雨打磨出的微痕。
虽然早有预料,但张余山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另一个世界张不逊留下的记号,在这个世界完全不曾存在过。
张余山摸了摸人面鸟仍带着浮尘的羽翼,在小人面鸟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