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眼前一亮。
“哦豁!不愧是老谋深算的李世勣(李勣)啊。”
“能想出这种方式来查细作,是先惊后扰呀!”
“但不过,若真给成了,那岂不是以魏王被抓而落幕。”
“所以后面定有转机。”
徐如兰微微一笑,讲道:“妾身,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看来我们夫妻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徐如兰反复叨念,目光如炬:“心有灵犀一点通?!”
“殿下,这个是残诗吧。”
“能不能把它补全,赠予妾身呀~!”
说的最后,尾音都带有了丝丝撒娇。
李宽想了想原诗,但有点记不清:“以后吧以后吧。”
“现在实在想不出来。”
此话一出,她有点失落了。
瞅见这一幕,李宽刮了刮她的小琼鼻,及时补道:“等哪天有灵感了,定会第一时间说给你听的。”
徐如兰莞尔一笑,露出甜甜的小梨涡:“妾身知道啦~!”
另一边。
李治则大开眼界了。
好家伙,既然能这样来排除细作。
真是匪夷所思呀!
学废了学废了!
李世民轻嗯一声,微微点头:“处理的很妥当。”
“并没有因为那个臭小子的给予的压力而乱了阵脚。”
“李世勣还是可以的。”
“几次天幕中,都表现的十分聪慧,也对大唐忠心耿耿。”
因为这个原因,他对李勣的观感再度好上几分。
李恪仔细想想。
这件事里,还真的我的问题比较大。
我太急了,急于解决魏王造反这件事。
虽然对谋反这种事是要立即扑灭,但给予将领压力这事是不可取的。
若此行带兵的不是李世勣的话,是一名性格急躁的老将,在我的压力下,做出急行军之事,那必会让李泰有机可乘。
最终,致使大军大败而归。
不过我现在在反思个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