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武国东部,扼守赤河平原与内陆交通要冲,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和货物集散地。
所以此地的繁华虽比不过都城,但也远超大多数城池。
主街人流如织,商铺鳞次栉比,绸缎庄流光溢彩,酒楼食肆飘散着诱人的香气与喧闹的划拳声。
那些高档场所门前车马络绎,锦衣华服的宾客谈笑风生,一派升平安泰的景象。
然而,仅一墙之隔,城外却是另一番地狱光景。
赤河平原的灾民聚集在城墙根下、护城河畔搭起连绵的窝棚草寮。
污秽泥泞中,面黄肌瘦的难民蜷缩在破席烂絮下,眼神空洞绝望。
孩童的啼哭、病弱的呻吟与城内的笙歌形成刺耳的交响。
不时有人抬着饿死的之人,拉到远处焚烧,甚至还有人偷偷吃着那些烤熟的尸体。
偶有城门开启,施粥的稀薄米汤引来疯狂的争抢,也如同地狱之门短暂开启。
而城内亦也非净土。
南城低洼的贫民窟成了难民最后的容身之所。
狭窄的“泥沼巷”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流民挤在摇摇欲坠的棚户里,与本地赤贫者争夺着生存空间。
饥饿的面孔在昏暗的油灯下晃动,枯槁的手伸向每一个可能的施舍。
他们蜷缩在繁华的阴影里,如同这座光鲜城市溃烂的疮疤。
如有几个闹事者,最终也会死在了城防兵的刀剑之下。
然而更可悲的是,他们这些人被朝堂奸佞害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吃着庆安公主顶着巨大压力下发的赈灾粮食,却还在替那些奸佞辱骂庆安公主,却还在以为是庆安公主触怒龙脉,引得天灾人祸。
只能说愚民可悲!
如今城中的酒肆、茶楼里还在流传着都城内那些老套的言论,什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什么“庆安公主污染龙脉,导致国运衰败”等等。
那些说书先生和愚昧书生也在不遗余力的四处宣扬。
该说不说,这公孙恒将舆论战是彻底玩明白了,如今民怨沸腾,怨念都如同实质一般,如果有鬼修在这里,怕是能以这些怨念炼制出几头可怕的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