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无数只手臂高举兵器,寒光映着朝阳,满是激昂与坚定。
李景隆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带着朱权、梁鹏等人转身走向中军大帐。
帐外的风卷着军旗猎猎作响,他心中早已归心似箭。
北平已收复,朱棣如瓮中之鳖,只待最后一战,便能终结这场耗时半年的战乱,让百姓重归安宁,他也能早日回去与家人团聚。
中军大帐内,沙盘上清晰标注着郑坝村的地形。
李景隆手持木杆,指向沙盘中央:“朱棣困守郑坝村,兵力虽不足两万,却皆是燕军中的精锐,必做困兽之斗,不可轻视。”
“明日决战,梁将军率左路兵马从东侧迂回,截断其东逃之路;傅将军领右路从西侧包抄,防止其向西突围。”
“宁王殿下可率中路主力正面牵制,待左右两路到位,再发起总攻。”
“末将领命!”梁鹏、傅忠齐声应下。
朱权亦颔首:“景帅放心,本王定不辱命。”
...
次日天刚蒙蒙亮,郑坝村外的旷野上已列满阵仗。
南军十万将士分为三路,旌旗如林,甲胄泛着冷光。
对面的燕军虽只有两万余人,却也摆开防御阵势,刀枪出鞘,眼中满是决绝。
李景隆立于一辆高大战车上,车辕处插着的“景”字大旗在风中舒展,格外醒目。
他目光如炬,扫过燕军阵前,一眼便望见了身着玄黑铠甲的朱棣。
朱棣也恰好抬眼看来,当看清战车上的李景隆时,双眼骤然圆睁,瞳孔中闪过震惊、不甘、愤怒等诸多情绪,最终尽数化为凛冽的杀意,如寒刃般直射而来。
一山不容二虎,自李景隆领兵北上,两人便成了死敌,如今狭路相逢,唯有一人能活着离开这片战场。
紧接着,朱棣猛地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
他手持长刀,缓缓从燕军阵中走出,面对十万南军的围困,脸上竟无半分惧色,唯有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厉。
或许从他举兵靖难的那一日起,便已料想过今日这般兵败的结局,只是他没想到,终结他的人,会是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