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棣的回马枪(1 / 4)

议事厅内很快便空了下来,只剩下李景隆与耿炳文二人。盛庸和福生已退至厅外石阶,持刀肃立。

“耿老就这般信得过我?”李景隆嘴角噙着笑意问道。

耿炳文郑重颔首:“大将军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京都文官们的构陷之言,老夫从不轻信。在我看来,大将军的确担得起征虏大将军之职!”他顿了顿,目光诚恳,“至于为人品性,老夫昨日已亲眼见证,自然信得过。既大将军已有决断,想必自有道理。”

“多谢耿老谬赞,在下受宠若惊。”李景隆拱手还礼,再看耿炳文时,先前那份咄咄逼人的锐气似已淡去不少。

“好说。”耿炳文亦拱手作答,“若大将军无事,老夫便先退下了,既然您已胸有成竹,我等也需各司其职,不敢懈怠。”

李景隆抬手示意他稍等,眉头微蹙:“我总疑心燕军会趁两军换防之际偷袭真定,可至今毫无动静,耿老不觉得反常吗?”

耿炳文一怔,眉宇间浮起疑云:“大将军所言,老夫也曾琢磨过。或许是燕军损失过重?又或是朱棣仓促返回北平,无暇他顾?”

李景隆摇头,心头那股不祥之感骤然浓烈——这绝非源于耿炳文那只木盒,而是直觉在警示。

朱棣处心积虑助他坐上南军统帅之位,怎会放过如此良机?首战失利便就此蛰伏,绝非朱棣的性子!

如果连一个自己都瞧不上的人都斗不过,他怎会甘心?!

想到这里,李景隆猛地起身,快步走到墙上的舆图前:“除了攻破真定防线直抵江南,还有哪条路能威胁京都?”

耿炳文脸色骤变,似是猛然想起什么,指尖重重戳向舆图一处:“井陉关!”

“由何人驻守?”李景隆追问,目光以井陉关为中心快速扫过舆图,很快便发现那里果然藏着一条趁虚直逼京都的路径!寻常人不会留意此处,只因井陉关易守难攻,即便攻破,也难越天险。

但李景隆深知,世上本无绝对的不可能。以朱棣的野心,绝不会放过这般机会!

“前羽林卫大统领郭英!”

耿炳文脱口而出,神色依然无比凝重。

“盛庸!立刻率领五万精兵,随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