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郭公平叛(5 / 8)

史思明大军北来,先在河阳南面修筑月城,与李光弼军相持。

筑城已罢,史思明领兵而出,沿河南列阵,先派骁将刘龙仙至城下挑战。

李光弼坐镇南城指挥,命裨将白孝德出战。

白孝德奉令,引军出城列阵,扎住阵角。

因见对面敌将猖獗至甚,不由大怒,因驱坐下枣红马,抡板门刀出战,只十合便击斩刘龙仙于马下。

燕军余众大骇,遂不敢进。

史思明却也不以为意,收兵回营,强作欢笑。

因营中有良马千余匹,遂命部将引五百军士,每天放至黄河南岸洗马,循环不休,以示马匹之多,企图借此吓唬唐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光弼在城头看了数日,便思一计,下令于军中挑选牝马五百匹,将其所产马驹留在城内。

待燕军再将马匹放至南岸水边之时,便令将牝马全部散放于黄河北岸。

那些牝马留恋城中马驹,不肯食草,皆都仰天嘶叫不已,声闻南岸。

燕军战马皆是牡马,听见牝马嘶叫,全部下水,渡过黄河跑到北岸,便为唐军所获。

史思明凭空送给李光弼战马千匹,不由气急败坏,纠集战船数百艘,置火船于前,军船随后,欲乘流直下烧毁河阳桥,切断三城联系。

李光弼见敌军在上流头组织战船,偏又早就料着,乃命唐军以数百艘战船,皆在船上捆绑铁叉长竿叉,横隔水面迎战。

燕军火船被阻,不得近桥,反而烧着自家军船,因水流湍急,无法躲避。

李光弼命众军在桥上以石炮石,击沉燕军着火船只,军士纷纷落水,死亡大半。

史思明连败,恼羞成怒,又派兵至河阳之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

燕军行动又为唐军细作侦知,回报主帅。

李光弼遂亲自率军至野水渡防御,将自己行踪故令燕军细作得知。

天黑以后,李光弼留部将雍希颢率兵千人把守野水渡营栅,自己则潜踪返回河阳。

史思明认为李光弼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今既离城至野,便派骁将李日越率骑兵五百,欲于夜间前去劫营,务必生擒李光弼。

李日越引军奔至野水渡,却被雍希颢使空营计围住。

兼又得知李光弼早已离去,不敢回见史思明复命,只得率部投降唐军。

雍希颢带李日越到城中来见主帅,李光弼厚加款待,遂收为心腹。

李日越与燕军骁将高庭晖相厚,以书暗地相招。

高庭晖决意投降朝廷,便自动入见史思明请战,蒙史思明允准,带本部军临阵倒戈,也投降了李光弼。

史思明接连受挫,暴跳如雷,便孤注一掷,率主力大军倾营而出,再次进攻河阳。

李光弼以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南城,自率中军屯于中潬城。

燕将周挚先攻南城,被李抱玉击退,遂舍南城,转而全力进攻中潬城。

周挚恃其势众,命前锋大将安太清率士兵填堑开栅,直逼中潬城下。

李光弼带领士兵连夜在城外深挖战壕,又在战壕内侧摆放栅栏,以拦截燕军冲锋。

接连数日攻守,每次燕军突破栅栏,唐军就出城回击,然后迅再次构建栅栏,往复不已。

如此三番两次之后,燕军人困马乏,锐气尽堕。

李光弼在城上看到燕军力衰,乃命部下镇西节度使荔非元礼,率敢死士出栅奋击。

荔非元礼奋力击退燕军。

安太清寸步不能前进,前功尽弃,只得回报主将周挚。

那周挚倒也执着,见攻中潬不下,便命安太清领兵在此袭扰,牵制李光弼注意力,自己又收精兵劲卒,渡河来攻北城。

李光弼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