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集 豺狼吃鱼(2 / 11)

>太后既杀德妃,便擢升季昶为给事中。

皇嗣李旦虽知二妃死得冤枉,但惧忤旨获罪,故不敢言,居太后面前之时,还要强作容止自如。

韦团儿犹不罢休,复欲谄害皇嗣李旦。

幸有知其内情而看不过眼者,暗地向太后说明真相。

太后怒不可遏,立杀韦团儿。

庞氏论罪当斩,其子窦希瑊直诣侍御史徐有功处讼冤。

徐有功牒命有司停刑,上奏争论其事,以为庞氏无罪。

窦季昶大惧,复奏徐有功阿党恶逆,请付予刑法。

法司论处:徐有功其罪当绞。

武皇太后召见徐有功入内,亲迎于门,问道:卿比时按狱,失出嫌犯何其多耶?

徐有功奏答:失出嫌犯,只是人臣之小过;然而好生,方是圣人之大德。

太后闻听此言暗含讽谏,不由默然。

由是庞氏终得减死,与三子皆被流放岭南;窦孝谌作为家主,负有失察之罪,贬为罗州司马;徐有功有渎职之嫌,亦被除名。

长寿二年,姚璹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由此入阁拜相。

字幕:姚璹,字令璋,吴兴武康人,史学家姚思廉之孙,博州刺史姚处平之子。

姚璹年幼时父母双亡,独自一人照顾弟妹,而被时人称道。

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

因学识出众,善于文辞,复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

武则天临朝称制,授夏官侍郎,因堂弟姚敬节参与徐敬业之乱,贬为桂州长史。

姚璹因知武后喜好符瑞,于是亲到岭南,遍查山川草木,只要名中有带“武”

字者,都谓承应国姓,列表上奏。

武后大悦,召姚璹回京做天官侍郎;在任期间因善于用人,而被时人称道。

长寿元年检校吏部侍郎,迁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由此参议朝政。

姚璹既为宰相,因上奏疏道:臣见自从永徽年后,左史、右史虽在仪仗下承受圣旨,但朝廷谋议却在退朝后由大臣密奏,史官及谏官均不参与谋议。

臣以为朝廷决策训导,不可无人记述;如不使宰相得知,史官也无法记事。

故请于退朝后所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