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集 平定辽东(1 / 12)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5312 字 16小时前

显庆五年,十二月壬午。

唐高宗兵东征高丽,是为唐朝第二次大规模攻打高句丽国。

乃兵分四路,各派一路大总管,皆是大唐朝能征惯战之将。

以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

将兵分道,东击高丽。

又使青州刺史刘仁轨,坐督海运覆船,以白衣从军自效。

镜头闪回,叙述高句丽由来,并其前世今生。

画外音:高句丽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共705年历史,乃属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

南北朝时期曾改称“高丽”

或“高氏高丽”

,与公元十世纪所建立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玄菟郡高句丽县,亡于唐高宗总章元年。

高句丽建国之初,国号应为“卒本扶余”

,是以其国王为号。

公元14年,卒本扶余占领王莽新朝玄菟郡高句丽县,由此改称“高句丽国”

自公元3年,高句丽将都城迁到如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国内城”

,此后400余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

东汉建立之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

东汉末年,辽东郡被公孙度控制。

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待曹魏攻下辽东后退兵,高句丽兵袭击辽东西部。

正始五年曹魏反击,摧毁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曹魏以为其国已灭,于是班师。

未料七十年后,高句丽重建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玄菟。

晋永嘉五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于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朝鲜半岛通往辽东水陆通道;后于永嘉七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又于建兴二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取得对朝鲜半岛北方统治。

及至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谈德执政之时,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