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刘秀。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鄯善郡、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东晋前凉建兴十五年,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凉王张骏遣西域长史李柏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辖高昌、田地等县。
又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并,称作沙州,以杨宣为沙洲刺史,治所设在敦煌。
西凉被北凉所灭,西凉王李暠之孙李宝及娘舅唐契西渡流沙,占据伊吾,建龙兴年号,羁縻高昌,建立伊吾西凉。
臣服于丁零,凡内地来人,李宝皆倾身礼接。
其后北凉被北魏所灭,将欲西迁,李宝兵分两路,亲自南往敦煌,使二舅唐契、唐和往占高昌,以断北凉西进之路。
二唐却中高昌郡守阚爽缓兵之计,被北凉所败;唐契殿后战死,唐和率众远奔。
由是北凉沮渠无讳占据高昌,北魏以李宝为西戎校尉府主,唐和镇守焉耆,韩拔镇守鄯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沮渠无讳率北凉残部重占高昌,郡守阚爽率族人逃往柔然避难。
柔然处罗可汗派遣大军南下攻克高昌,杀死沮渠无讳继承人沮渠安周,帮助阚氏重返家园。
此时阚爽已死,柔然立阚氏族人阚伯周为高昌王,便以高昌为国号,亦称阚氏高昌。
阚伯周彻底继绝与中原王朝关系,而以柔然为保护国。
阚伯周死后,子阚义成继位;兄长阚归弑杀阚义成篡位,自己复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
阚氏高昌国共传三世,国祚计三十一年。
高昌人拥立张孟明为王,是为张氏高昌。
但仅八年之后,高昌国人复将张孟明杀害,拥立马儒为高昌王,是谓马氏高昌。
马儒以巩顾礼为左长史,麴嘉为右长史,派遣司马王体玄到北魏朝贡,请求举国迁住内地。
北魏孝文帝接受其请,割伊吾五百里地,以供马儒居住。
而高昌人眷恋本土,不愿东迁,由是杀死马儒,而立麹嘉为王,是为麹氏高昌。
从南朝中期到唐初,麴氏高昌雄踞吐鲁番盆地长达一百四十年之久,疆域最广时南接河南,东连敦煌,西次龟兹,北邻敕勒,置四十六镇,是谓西域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