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 五马渡江(7 / 8)

走。

兖州军候在林外,见汲桑军出,箭如雨,直杀得十伤,尸如山积,血透焦土。

汲桑此时呼天唤地俱各无应,再寻石勒、李丰之时,亦不见半个人影。

急跃马挺枪,杀出一条血路透围而出,于路招揽部众,只得一千残兵。

前至一地,地形颇为险恶,汲桑急问土著:此是何地

土著答曰:地名赤桥。

汲桑仰天长叹:岂非某葬身之地耶苟晞若在此另有伏兵,某只能引颈就戮矣。

正在悲叹之际,忽听背后喊声大起,一支人马杀来。

来者却是冀州刺史丁绍,闻说兖州刺史与贼相持日久,前来助战。

汲桑毫无还手之力,军复大败,单骑逃往马牧。

苟晞引兵追击,终在平原赶上叛军,经过力战,斩杀汲桑。

见其军中竟带有成都王司马颖尸棺,不由且惊且笑,遂命弃于故井,以土填之。

与此同时,丁绍也追及李丰,并将其斩杀。

石勒闻说汲桑及李丰战死,走投无路,乃引残部逃往乐平。

后见追索甚急,只得往见匈奴张督,请求降汉。

张督欣赏石勒是个英雄,见其来投,便引其前到左国城,来见汉王刘渊。

刘渊见石勒状貌甚奇,于是任为辅汉将军。

石勒大喜,自此以为终有用武之地。

由是山东、河北平定,丁绍自引本部军回冀州,苟晞兵还兖州,遣使向太傅司马越报捷。

东海王自官渡回军许昌,具折上表天子,详述讨平山东战事,并奏:

因苟晞屡破强敌,威震天下,时人更将其比于韩信、白起。

臣故请委以重任,可升苟晞为抚军将军,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

河南尹潘滔闻此,以为不可,遂向东海王进言:苟晞素有大志,绝非甘作他人臣下者。

兖州乃军事要冲,昔魏武皇帝曹公籍此迹之地。

若其拥众一旦生变,殿下则莫能制矣。

臣谓殿下不如自领兖州,另以他州封之。

司马越深以为然,接纳其议,自任丞相并领兖州牧,改任苟晞领青州刺史,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升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封东平郡公。

但这其间关窍,苟晞岂能不知于是二人自此不睦。

苟晞治理青州,以善治繁剧、用法严峻闻名。

当时从母寡居,前来青州依附,苟晞奉养甚厚。

从母为其子求为帐下部将,苟晞不许,从母因而心中不乐。

苟晞向从母解释道:儿治军严厉,从不以王法贷人,举世皆知。

弟若在我帐下为将,若一旦犯了军规受罚,我绝不恂私回护,恐母亲到时后悔不及!

后母固求:我儿向来循规蹈矩,如何便料他必犯军规!

苟晞无奈,只得任命从弟为帐前督护。

其后不久,从弟果然仗势犯法,罪应当诛。

从母又来叩头流涕告免,苟晞不从,终杖节斩之。

既而素服免冠,至从弟墓前伏地痛哭:杀卿者,青州刺史也;哭弟者,兄苟晞也。

于是从母默默无言,阖军惧都大惊。

部下怕犯苟晞法度,各效忠心,皆愿为其用命。

字幕:光熙元年,晋怀帝征召王衍为司徒。

王衍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平北将军王乂之子、晋司徒王戎堂弟,清明俊秀安详文雅,好谈玄学,辩才无敌。

镜头闪回,叙述王衍往事。

王乂任平北将军,常有公文遣使呈送,难得及时答复。

王衍十四岁时,自请至尚书仆射羊祜处,替父申报陈述公文,言辞清晰明白,人所不及。

武帝司马炎曾问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