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李雄霸蜀(2 / 14)

见追兵未至,终于勒住战马,下令扎营,并召集部下商议:如今贼势大炽,战之不利。

我等不如回报宗刺史,整兵再战。

诸将:先锋所言极是。

话犹未了,忽有探马自垫江而来,报入中军:宗帅忽得重疾,不治而亡。

孙阜大惊道:意如此,夫复何言!

于是不敢停留,立即下令拔营起寨,率领残军竟渡沔水,逃出汉郑

李雄大获全胜,自料再追孙阜不及,遂引兵还营,来见叔父李流。

李流惭愧至极,因谓李雄道:我日前议降罗尚,是惧遭朝廷官军夹击,怯懦之甚。

不料贤侄如此壮健,竟一举建此大功。

此后凡军中之事,但听贤侄之谋。

由此甚奇李雄之才,交付兵符令箭,将军中之事悉以任之。

李雄:侄岂敢僭越,侵吞叔父兵马?只求独率我父旧部,报我父兄大仇足矣。

不待李流回言,于是施礼出帐,自引本部兵马而去。

随即攻杀汶山太守陈图,占领郫城。

李流愧悔不已,只得徙军向北,屯于郫坡。

当时郫坡驻有涪陵千余家蜀民,依附青城山处士范长生,结坞自卫,李流不敢强攻。

时有平西参军徐舆,正居成都。

闻李流与李雄分兵,独据郫坡,于是拜见罗桑

罗尚:将军见我,不知有何见教?

徐舆:今流贼不和,分兵两处,是助我灭之也。

请将军借某数千人马,与范长生同伐李流,其后再以得胜之军剿灭李雄,是谓益州百姓之幸,亦朝廷之幸。

罗尚见他提到朝廷,心怀不悦,冷笑道:将军乃是朝廷命官,不去朝廷请援,却来我处借兵,倒也笑话。

况我兵少,尚不足以守城,无力外借,将军请罢。

徐舆见其如此法,不由大怒,因转身离开府衙,就率家兵出城,往郫城反投李流。

李流早闻徐舆大名,急忙迎入帐内,问道:将军来此,是劝我投降罗尚乎?

徐舆:罗尚贪鄙人,且是朝廷反叛,迟早败亡,投其何用!

某今来此,是欲劝范长生归降将军,以坞中存粮资助贵军。

将军岂有意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