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更喜:不知贤王手下,可有心腹文臣武将相佐?
刘林:今有赵国豪族李育、张参,皆富可敌国,家丁众多,可共谋大事。
王昌:如此妙极。
既子之气已显,便当举,事不宜迟。
刘林称是,于是命人持己名帖,相请李育、张参至府,共同谋划拥立王郎为帝。
议事未决,忽见门人入内传报:禀主公,外有一人,自称大司马侍从,前来下书。
刘林吃了一惊,问道:这里何来甚么大司马?
李育:明公不知。
弟闻更始皇帝刘玄驾坐长安,派出汉室宗亲南阳刘秀,封为代理大司马,命其巡抚河北,前日已来至邯郸也。
镜头转换,邯郸馆驿,大司马临时行辕。
刘林下马,在侍从官引领之下进入行辕,双眼东张西望,有些局促不安。
刘秀早已迎到门,满面春风道:来者可是刘林贤兄?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刘林:可草民之辈,怎敢当大司马慈称呼?
刘秀:你我皆是景帝玄孙,同宗同脉,何谈不敢当此!
刘林:虽承蒙不弃,但公为朝廷三公之贵,某为白身,请受我一拜。
刘秀:绝计不可!
此非庙堂,只论家礼,兄长为尊。
此非讲话之所,便请登堂。
于是不由分,上前拉住刘林,携手揽腕,亲如兄弟,引入厅堂。
继而以平辈见礼,让至客坐,命从人献茶,殷勤相待。
刘林:弟闭目塞听,不知大司马来至敝邑,未曾远迎,尚请恕罪。
刘秀:贤兄何必如此见外?弟奉旨经略河北,前日路过邯郸,闻簇有个前汉宗室后裔,按察家谱,不料竟是同宗同族,由是不胜欣喜,因不敢冒昧造府,故请在此相会。
刘林:承蒙见爱,幸何如之!
刘秀:贤兄乃赵王之后,又世居此处,当深知河北风土人情。
愚弟派人相请光降,是欲请教我兄,可有安抚河北之良策?愿贤兄不吝赐教。
刘林见问,便趁机进言:既承大司马下问,弟岂敢藏私不言。
愚以为如今下最大乱源,便是以赤眉为流民武装。
将军以为然否?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