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2 / 15)

再次到来,于是以礼接见卫山,就势谢罪:我本不欲抵抗朝,愿意投降。

只担心被杨、荀二将杀害,故以兵拒之,其罪不。

今既见汉子符节,请许我降服。

卫山见其如此痛快,倒也颇出意外,欣然许之。

卫右渠大喜,于是派遣太子卫长为使,率军万人,随卫山前往长安谢罪。

并主动表示,愿进献战马五千匹,并向汉军馈赠军粮。

卫长既奉父命,遂携带犒军物资,引军一万,前至浿水。

卫山与北路统帅荀彘商议,命朝鲜军士留下军粮,放下兵器,然后整队西进。

太子卫长见此,疑心大起。

以为卫山与荀彘合谋,便似当年白起坑杀赵卒一般,欲要设诈杀害自己。

于是拒绝放弃武器,而且不再渡河,复又率众返回。

卫山回到京城,向子报告:虽然卫右渠答应投降,但却指使太子卫长抗命。

汉武帝问明卫长抗命情况,便知事出有因,实乃卫山处理有误,以至弄巧成拙。

于是勃然大怒,诏命处死卫山,然后檄命荀彘,继续进军。

荀彘奉命,遂鼓余勇,再整三军,破釜沉舟以战。

汉军再无退路,于是一举击败浿水西岸朝鲜守军,推进到王险城下。

杨仆此时也重聚部众,吸取前番失败教训,奋勇而至,分兵围城。

荀彘所领部队多为燕代士卒,向称强悍之师,故此前因轻举冒进而败。

此番知耻后勇,故有浿水之胜。

但亦正因此胜,军中将士又多骄傲轻敌,不能精心策划攻城战术。

卫右渠父子率领举国军民,坚守国都王险城,于是汉军顿兵城下,数月未克。

杨仆所率齐地士卒,入海时已有多人逃亡;先前在王险城下战败,由此普遍恐惧畏担由此今番围困王险城,杨仆经常按兵不战,出工而不出力,佯攻而已。

只因汉军围城旷日持久,王险城中存粮将尽,箭矢亦乏,渐渐难以支撑。

朝鲜君臣经过商议,再次决定议和投降。

鉴于荀彘率部在北门急攻,而杨仆所部按兵不动,朝鲜大臣便派使者潜出南门,私向杨仆投降。

杨仆虽然厌战,但因不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