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陈余以为有理,下令遍寻军中,找出原赵王后裔赵歇,便立其为王。
门客又道:今我新败,须防李良前来攻打。
可如此如此,定保无虞。
张、陈二人信以为然,乃依其计,空营而出,在邯郸来路两侧密林,埋伏已定。
次日辰时,李良果然率兵前来攻打,由是中伏,被陈余一举击败。
李良败走,欲回邯郸,不料归途早被张耳截断,又是一阵剿杀,部军就此溃散。
李良无奈,只得向南渡过黄河,引领残部,投降秦军。
秦少府章邯引军前来攻打赵国,与李良遇个正着,准纳其降,留在帐下为将。
李良欲报兵败之仇,又欲为新主立功,便自请为向导先锋,复引秦军渡河,北上攻打赵国。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大军兵临邯郸城下,挥军攻城。
赵王歇自忖不敌,议于张耳:今陈余前往北边招兵,邯郸城内又无多少军马,如何拒敌?
张耳:章邯善战,李良又尽皆都中虚实,此城不可守也。
可乘其围未就,臣保大王自北门而出,退守巨鹿,以待陈余引兵来至,复夺邯郸可也。
赵王:便依贤卿之策,急行动!
于是便趁夜半,君臣弃城而走,退守巨鹿。
此时秦将王离已奉秦二世诏命,率九郡边军二十万人出关,日夜兼程而来,重重包围巨鹿。
章邯由此攻占邯郸,乃将邯郸城夷平,尽迁其民于河内。
之后驻兵棘原,在巨鹿以南修筑甬道,以此运粮,供给王离大军,以固其围。
赵王歇眼见陷入绝境,只得派出数批使者,去往各处搬请救兵。
因秦军列营城南,赵国使节便先出城往北,复又绕过秦营,渡河往南,去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镜头闪回,按下赵王受困巨鹿,复陈余出外招兵。
陈余,魏国大梁人,向以儒家弟子自诩,曾多次游历赵国苦陉。
当地富豪公乘氏慕其才能,遂将亲女嫁之,陈余由此扬名赵国。
因闻信陵君门下张耳招贤养客,乃前往拜之,奉如亲父,更为刎颈之交。
当时刘邦亦为张耳门下之客,三人并为交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