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如见故人。
其一是豫让漆身吞炭,以刺赵襄子;其二是后来高渐离为秦王击筑,于琴筑腹中藏剑,欲刺秦王。
此是明显抄袭,将两次着名行刺事件杂揉在一起,故谓其为家言,不可采为信史。
闪回结束。
侠累韩傀既死,韩侯乃拜韩山坚为相。
韩烈侯在位十三年而死,传子韩猷,是为韩文侯。
文侯二年,兵进攻郑国,占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又进攻宋国,打到彭城,俘宋国君。
七年,进攻齐国,打到桑丘(今济南)。
十年,韩文侯去世,传子哀侯。
韩哀侯二年,周烈王元年,楚肃王六年,郑康公君乙二十一年。
丙午。
魏国攻楚,战于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
韩哀侯趁机灭郑,占有黄河以南广阔地区。
郑国自桓公姬友建国,至郑康公失国,共历二十五君,国祚四百三十一年。
韩国由此便将国都自阳翟迁于新郑,故此其后之韩,亦称郑国。
原郑伯子孙迁到今淮阳与商丘之间,以原国名为氏,是为郑姓由来。
韩哀侯灭郑之后,得意忘形,日益刚愎自用,滥杀群臣,不纳忠言。
国相韩山坚素与哀侯不睦,于是乘间弑之。
哀侯因只在位二年,又遭臣下所弑,故谥号为“哀”
。
诸臣复又共诛韩山坚,立哀侯子若山为君,是为韩懿侯。
此年非但韩哀侯被弑,而且魏文侯薨逝,太子击即位;同时赵敬侯薨逝,其子赵种即位,是为赵成侯。
韩、魏、赵三国同年更立新君,实为凑合巧至极。
赵公子胜兵与成侯争立,起兵动叛乱,终被攻破擒杀。
周太史儋过秦西行,为秦献公所留,请其留秦教子。
秦献公继而设置栎阳县,并且迁都于此,图谋以此为基东伐,收复当年被吴起所夺占河西地区。
齐相田午弑其君田剡及孺子喜,自立为君,是为田氏齐桓公。
由是引中原诸侯干涉,燕、魏、鲁、卫、赵纷纷出兵伐齐。
面对此景,齐桓公田午不甘示弱,奋力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