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彩霞满。
齐都临淄城头,旗帜皆成红色。
齐宫之内,大夫鲍国趋步上阶,俯耳低言,私谓齐景公道:鲁定公重用孔仲尼为相,国中大治。
孔子之父叔梁纥,当年乃是万人之敌,号称鲁国三虎之一,曾力托偪阳国千斤闸门,谁人不知?孔丘文武兼备,非但见识广博,人所不及,武功亦不下于其父。
鲁国世为齐之姻亲,且又今非昔比,主公切勿以其家臣之故,得罪孔丘。
齐景公:若依上卿之计,为之奈何?
鲍国:若依为臣之计,不如擒执阳虎,而归其田,以结孔子,齐鲁和好如初。
齐景公信以为然,便传诏令,命至馆舍执擒阳货,以献孔子。
未料阳货甚是精明,早暗伏家仆伺于宫外街角,见宫内禁卫军出,急撒步如飞,往馆驿中来报家主。
阳货闻知,知道大事不妙,急从后门潜出,穿巷驰出西门,连夜奔宋。
宋公爱惜阳货之勇,遂纳其降,并使其带领部众,居于匡邑。
时隔未久,阳货却又旧病复,在匡邑作威作福,肆意虐待匡人,如待奴隶。
匡人激起公愤,欲谋杀之。
复被阳货提前闻知,于是只得复奔晋国。
晋卿赵鞅收留,命为家臣。
齐景公既驱阳货,乃使人致书鲁定公,约为夹谷山乘车之会,以通两国之好。
鲁定公得书,即召三家大夫商议。
孟孙无忌建议不可轻往,季孙斯力主要去,叔孙不置可否。
定公纳季孙氏之议,即召孔子保驾前往,并以相礼之事属之。
孔子奏道:前去会盟亦无不可。
但敌友未明,请具左右司马,以防不虞!
定公从之,乃使大夫申句须为右司马,乐颀为左司马,大夫兹无还为主将,各率兵车百乘从行,离会所十里下寨。
既至夹谷,齐景公幕于坛右,鲁定公幕于坛左,各遣使致意,约定来日会盟。
当时齐国兵卫甚盛,而鲁军皆在十里之外,申句须、乐颀遂紧随孔子,以观事态展。
齐大夫黎弥以善谋着称,乃私奏景公道:齐、鲁为仇,非止一日。
臣观孔丘,知礼而无勇,不习战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