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那些电影里的色彩,画面,角色的生命力,镜头的美感,都特么快从大屏幕里溢出来了。
即使被乐视骗去打工,最后一部好聚好散的《影》。老谋子都不算上心了,但是你看看那部电影的色彩背景之鲜明。
那是顶尖的五代导演标志性的手段,不论是老谋子,凯子哥,还是黄建新,是这些第五代学院派导演的拿手好戏。
但是老谋子后期那些电影里,你基本一个都看不到。说白了,老谋子自已的心气,也被这现实的时代磨平了,已经放弃挣扎,不再想着什么创作了。
对于唐汝成来说,他是真的很可惜老谋子。你可以质疑任何一位中国导演的水平,说他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但是你非要说老谋子的水平不够,那中国导演,从五代开始,就真没一个合格的导演了。
什么老谋子讲不好故事,什么把控不好剧本,你看完《活着》,看完《一个都不能少》,你就能知道,他真不是不会讲故事。
而是耳根子太软,太容易被张伟平这些制片人左右。不然不论是导演的创作巅峰期,亦或者是执导的能力,老谋子是真国内导演的天花板级别。
全世界的导演,其实创作巅峰期都很短。短的三五年开始走下坡路,长一点的,十几二十年。
姜文最黄金的几年,被禁导,一部《让子弹飞》之后,也开始走下坡了。
周星驰则是《功夫》以后开始掉落巅峰期,但是他的水平滑落,和他本人不再参演也有很大关系。你要真算,其实也可以算作《美人鱼》以后。
不管曾经多厉害的导演,终究都是人。是人,你就逃不脱时间的摧残,不论体力,脑力,灵感,在时间的面前,终究会慢慢流逝的。
而老谋子,你真不知道他的创作巅峰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因为被骗来骗去的,又被干扰创作,老谋子从拍商业片开始,就一直在被左右。
所以唐大导演问这句话,也不是心血来潮。这话既是拒绝张伟平和老谋子的投资邀请,也是有枣没枣先打两杆,试探一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