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报名下乡,辽省(2 / 4)

自已年轻一些?

加上肖时衍还给了自已一把糖,办事员一看,还是大白兔。

嘿,这东西可是稀有品,只有沪上那边才有。

帝都这边偶尔有货来,都被抢购一空。

很多都是在供销社的内部就消化了。

肖时衍也是昨天去买东西,刚好遇到了,就买了一斤。

这一把,就得差不多一两呢。

办事员点点头:“那行,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是去建设兵团和农场的。去村里大队下乡的比较少,我给你看看,嗯,还真有一批,不过也只剩下一个名额了。这样吧,我看你比较顺眼,就给你了。”

说完,办事员给肖时衍给登记上,又给肖时衍发了一张五尺的布票,还有一张两斤的棉花票。

“你自已去买点布,做一身衣裳。现在都九月多了,你们去时候,差不多就要秋收了。那时候最忙,然后就差不多要冷了,到时候,没有棉衣可不行。”

顿了顿,办事员又补充道:“你可别不放在心上啊,东北那嘎达可比帝都要冷多了。咱们这最多就是零下,那边最冷的时候,零下四五十度都是有的。”

肖时衍记得有人说笑话,有南方人写末世文,说零下四五十度,全球都没有植物了。

南方温度高,特别是粤省,全年基本都是十度以上的。

根本无法想象零下四五十度是什么概念。

肖时衍当然是连连道谢。

这布票和棉花票,要不是知青自已问起,办事员就会当不知道,直接自已收了,根本不可能拿给你。

这东西拿出去,随便换点东西或者钱,有的是人想要。

看来,嘴甜一些,给点好处,还是有用的。

当然了,这张好看的脸,也是有用的。

至少不会被人排斥。

肖时衍又接了一百二的知青下乡补贴,以及一张火车票。

肖时衍看了看,发现没有多少时间了,三天后就出发。

“有些事情,要抓紧办了。”

肖时衍还打算去一些割尾会的主任家里走一圈,趁着这个时候,还能弄到一批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