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杜袭:跪“梁”不如撞“钟”,撞“(3 / 4)

则是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表示,侍中寺里这些年轻才俊,个个品貌俱佳,才华出众,让蔡瑾随意遴选一位。

蔡瑾恰好撞见了因昨夜在侍中寺值夜,故而午后方入宫点卯上值的杜袭。

能被举孝廉者,虽无明文规定相貌,但仪表堂堂是基本要求,相貌丑陋者基本上是不必妄想被举孝廉的。

杜袭容貌俊朗,风度翩翩,自然是相貌才学皆为上佳者,故而入了蔡瑾的眼。

稍加打听后,确认杜袭只在定陵老家纳了一房妾,正妻之位尚空,亦无婚约,蔡瑾便芳心暗许,缠上了杜袭。

杜袭呢,倒也不是太想进部了。

他又不是祁厅长,以颍川杜氏的家族势力,还犯不着靠跪娶蔡氏女上位。

而蔡瑾也全然没有梁老师的影响力。

若非襄阳蔡氏沾着天子外戚的光,这门亲事甚至算得上是蔡家高攀了。

事实上这门亲事,蔡瑗也确实认为有些高攀,主动提出了反对意见。

但缘分这事确实妙不可言,有时真如王八看绿豆,晚婚的杜袭与蔡瑾,偏就彼此相中看对眼了。

刘辩对这种近乎“自由恋爱”的稀罕事乐见其成,当蔡瑗请姑丈太仆卿张温出面,与杜袭之父敲定了杜袭与蔡瑾的婚事之后,刘辩自然也是愿意提携一番这位未来的连襟。

否则来日见了蔡瑾那小妮子,怕是要被她埋怨几句了。

当然,怕被小姨子说道不过是戏言耳。

杜袭受宠信的根本,终究在于其本身的才干与那份难能可贵的赤诚。

若他庸碌无才,刘辩最多赐个虚衔荣养,绝不会委以重任。

既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又有担当重任之才,更兼忠义赤诚之心,刘辩自然乐意扶他青云志。

而看着诸如杜畿、毛阶、孙邵、辛评等新生代才俊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刘辩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尤其是春季的孝廉名录里,不少郡国都举荐了孝廉,刘辩在其中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最令刘辩喜悦的还是其中出了几位难得的宗室才俊。

宗室才俊中,最令刘辩感兴趣是沛国相田丰举荐的孝廉,沛国国都相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