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家中的财政大权。
先前之所以蔡邕的食邑所得赋税,大司农署不是送入将作大匠府,而是径直送往皇宫,正是因为蔡邕的俸禄和食邑所得赋税,接收者都是宫里的蔡昭姬。
若非蔡邕实在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否则蔡昭姬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何必顶着世人的非议强行拿走蔡邕的工资卡呢
一本普通的16000字左右的《论语》,售价最低4000钱,就这还得是有渠道才能购买书籍。
寻常寒门,哪怕凑出4000钱,都没有门路购买完整的一套《论语》,而豪强要想买到一整套《论语》,费尽心思疏通人脉得到购买的资格,还得再砸出去几万乃至几十万钱,乐谱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蔡邕编撰的解说琴曲的《琴操》,若是流入渠道之中,完整的一套至少要十万钱,这还不算疏通人脉的渠道费。
而能让蔡邕这般琴棋书画全能的大儒动心的书籍和乐谱,自然也不是什么寻常之物,多是孤本或是某些失传书籍乐谱的残篇,比如几度失传的《广陵散》。
《广陵散》真正意义上的乐谱,实际上从未失传,失传的是讲述《广陵散》乐谱中,不同段落的琴声中究竟该表达出何等意境。
《广陵散》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指、小序、大序中从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到正声中聂政为父报仇时那白虹贯日的惊天动地和滔天杀意,再到乱声中聂政自毁其面和剖腹自杀时的壮烈激昂,以及后序中聂政之母为聂政收尸时的悲伤。(注1)
有乐谱却无意境,只是空有韵而无神,算不得传承《广陵散》。
唯有神韵结合,方才称得上是传承了《广陵散》。
而这些孤本和残篇,没有一样是低于十万钱的。
也就是陈留蔡氏虽然也算不上多么正儿八经的士族,这几代人里也只有蔡邕的叔父蔡质担任过卫尉,但家中的产业却是足够丰厚,否则蔡邕这性子,早晚带着女儿餐风饮露。
所以,每个月蔡昭姬只会将足够蔡家日常开支的钱财送回家中,但这笔钱也会由蔡贞姬掌管。
当然,蔡昭姬也不是完全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