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刘清有孕,天子有后!(加更,求月(2 / 4)

中郎将伏完持节追位特进,赠车骑将军印绶,并追封大棘乡侯,食邑八百户,追谥“正武”。

还不待刘辩和百官们暂歇,六月二十八日夜,光禄大夫刘宽于府中病逝。

刘宽与杨赐同为弘农郡华阴县人,而且同样享年六十六岁,这对好友就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前后而去。

刘宽五次担任九卿,两次担任三公,在朝野的威望并不比六任九卿、三为三公的杨赐逊色多少。

然而这一次,刘辩并没有再度同杨赐、桥玄的葬礼那般,身着素服临府吊唁,只是遣高望对外宣称,天子因接连三位重臣逝世,哀伤过度病倒了,故而无法前往吊唁。

百官也都理解,接连三员重臣逝世,而天子今年才虚岁十五,虽然少年老成治国有方,却终归是还未见过多少生老病死的少年郎,骤然因为伤心过度而病倒,似乎也正常。

而刘宽的丧葬只是按照寻常秩二千石官员逝世的规制办理,虽然天子也赐下了棺柩等祭器,追赠刘宽为车骑将军,并追封务乡侯,赐食邑六百户,由其子刘松袭爵,这份赏赐已然算殊遇了,但珠玉在前,百官都能觉察出天子对待这位宗室长者,并没有如同对待故太尉杨赐这般极尽恩赏。

天子为刘宽也定下了大殓后十五日后下葬的规制,但送丧的队伍的规制,却只是侍御史桓典主丧,五名御史台令史居中护丧,以骁骑营校尉成廉率军司马黄盖、高览三人驾驶战车随行护卫,唯有将作大匠蔡邕为之手书碑文的恩赐是一致的。

当然,实际上刘辩是没有生病的。

他的身体还没那么脆弱,他只是单纯不愿意为刘宽吊唁。

刘宽是宗室长者不错,但他是太祖高皇帝第十五世孙,而刘辩本人却是太祖高皇帝第十三世孙,论辈分他是刘宽的祖父辈,凭什么要为这个宗族后辈吊唁

除了辈分问题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刘辩不喜欢刘宽这位臣子。

刘宽也许是个好人,但对于汉室而言他绝对算不上一位合格的宗室,被世家豪门的观念荼毒过深,极度反宦官,哪怕如今的宦官皆为贤宦也不例外。

最让刘辩不喜的是,刘宽始终试图为他灌输“圣天子垂拱而治”这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