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山中。
张燕身边聚集着一众发誓要为张牛角报仇的旧部,还有一群激进反朝廷的部众,不愿意与继续反叛朝廷的部众担心祸及家人,而且带着家人也很难隐蔽地逃出太行山山脉,加之张燕这个头领不遗余力宣传朝廷不会放过他们这些叛贼的言论,最终众人也都还是选择了留在张燕身边效力。
而张燕还不满足于此,由于太行山脉的隐蔽性,这一年多来带兵四处劫掠,反而打出了名声,不断有小股黄巾余孽和山匪选择投靠张燕。
借助着太行山脉绵延千里,又极其适合隐蔽的特性,算上老弱妇孺竟然一步步发展到了近百万人,皆以张燕为首领,号称“黑山军”,这是令朝廷没有想到的。
刘辩彼时面对的是凉州羌乱、南匈奴叛乱以及张举叛乱,哪有精力去在意黑山军的劫掠,更不可能有军力部署在冀州。
饶是如此,刘辩还是提防着黑山贼,曾下令接替回朝的卢植担任冀州刺史的张延,必须小心提防黑山贼。
他实在是无法理解,黑山贼是怎么在张延这位冀州刺史的眼皮底子下发展到那号称百万人的规模
就凭太行山脉里的那些烂地,怎么可能足以养活近百万人
能养活二十万人都不可能!
那么必然有商贾冒着杀头的风险给山上贩卖运送过粮食甚至是铁矿,被劫掠后却没有上报官府的商贾都应该被列入怀疑目标,由当地的绣衣使者配合不难查出问题。
虽然各州郡长官无权调动各地的绣衣使者,但绣衣使者在各州治都有设立府衙,州郡长官是可以向其求助的。
面对送上门来的功劳,绣衣使者不会拒绝,光是断了商贾的运送,就够黑山贼喝一壶了,结果张延这头蠢猪硬是没有做任何事情。
而如今黑山贼的活动范围,甚至顺着太行山脉都蔓延到了河内郡与河东郡境内了,虽然并不严重也只是小股百余人的匪患,而且在正旦年节之时恰好劫掠到了集体返乡的三河良家子以及中军军士们头上。
这些人本就是被集中赏赐土地的,不少军中同袍都是同村、同亭的,出点动静自然是相互帮衬。
结果一瞧,百余人的山匪劫掠
送上门的功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