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前来贩卖。
常年在并州经商的商贾们自然明白,晋阳城一旦失守,别说这次带来的商品了,就连自己的性命都得交代在这里,因此倒也算慷慨。
原来是群慷慨义士啊,听上去十分合理……个鬼!
董卓微微眯起双眸,食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酒樽,没忍住嗤笑了一声,这种话谁信谁就是蠢货。
商贾中自然也有义商,然而绝大多数商贾心中皆是利益。
他麾下大军进入并州以来,商贾们明知并州烽烟四起,却依旧选择来到并州贩卖粮食蔬果,并趁机收购在中原价格暴涨的牲畜。
仅仅十倍的利益就足以让这群商贾不避刀剑,以晋阳城此前形势,这群商贾不囤居奇货后,大肆抬高粮价吃人血馒头都算是仁慈了,竟然还慷慨解囊
寻常商贾即便是牛、羊卖不出去患病而死,也绝不会捐献给官府,也不排除有少量心怀忠义的商贾当真愿意捐献,但如此庞大数量的物资捐赠,绝非是“慷慨解囊”四个字足以概述的。
“半月前,城中马商勾结匈奴叛军,欲夜袭城门迎叛军入城,为张稚叔觉察后,杀之!而后城中商贾竞相投献,唯恐落后于人也。”
丁原话中只是讲了一件平平无奇的事情,一个经常从南匈奴那里购得马匹贩卖的马商勾结匈奴叛军似乎不足为奇。
商贾们的慷慨,是否是因为不自愿上缴,就有可能被丁原这个太原郡守以“私通异族”的罪名为由让他们连同性命一并被自愿上缴,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天下人印象里的商贾便是重利轻义,眼下为财又求活,这些商贾天然具备了勾结匈奴的动机。
当然,这种手段当年董卓在凉州时早就耍过了,或者说作为边郡的太守或是将校大多都干过。
商贾敢在战时囤货奇居,杀!
缺粮时商贾不愿意投献,杀!
这群为了赚钱连性命都可以不顾的家伙,越是对他们仁慈他们越是变本加厉。
因此董卓也懒得去深究丁原所言真假,至少朝廷是绝不会去为了这些商贾的清白,而去调查一位守城有功的忠勇汉臣的。
董卓仰头大笑,胡须随着笑声抖动,右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