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他才更不愿意皇甫嵩面前落了下风!
随着卢植的话音落下,但见烟尘中渐次浮现出整齐的黑色方阵。
走在军阵最前端的乃是高顺所领的一千二百步兵校尉部重甲步卒,铁甲在冬阳下折射出森然冷光。
重甲步卒身着重甲,一手铁盾一手持刀,本就健壮沉重的身躯配装上这些沉重的装备,一千二百人每踏一步,地面便震颤三分。
其后跟随着的是六郡三河良家子,枪兵、刀兵、盾手、弓弩手俱全,军士随着代表行进之意的战鼓声一步一鼓前进,每列每行士卒间距不说精准如一却也并无杂乱之感。
短短数月,一支临时征召的良家子大军在皇甫嵩的操练下竟有了几分精锐之师的影子。
终于,一杆“讨逆中郎将皇甫”的大旗终于刺破尘雾映入众人的视线之中,旗面迎风舒展猎猎作响,皇甫嵩站立在一辆战车之上,身旁两名亲卫拉着缰绳小心翼翼地驾驶战车。
而皇甫嵩不语,只是挥舞着令旗向随行于战车四周的数辆鼓车上的鼓吏发号施令,不同的鼓声在皇甫嵩的令旗下分别敲响。
《司马法》曰“凡鼓,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鼓兼齐。”
凡能以七鼓统军者,皆为当世名将也!
皇甫嵩以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这段时间对军士的操练,竟将指挥军队演变成了一桩颇具艺术性的行为。
不光是卢植不愿在皇甫嵩面前落了下风,皇甫嵩亦是如此。同为能战善战之将,只不过皇甫嵩战的是北虏,卢植战的是南蛮,谁又比谁强呢
似乎是觉察到了官道旁有零星的黄巾军暗中窥视,皇甫嵩皇甫嵩眼神一凛,手中令旗挥舞,鼓声骤然一变,霎时军阵中的军士纷纷振臂齐喝:“大汉威武!”
“大汉必胜!”
“太子万年!”
随后,皇甫嵩亲自接过身旁车卒手中缰绳,驾驶战车奔驰至距离城门一箭之地的位置,一路趋步行至太子面前,甲胄随着趋步的动作而发出阵阵脆响。
“臣皇甫嵩,拜见太子!”
看着向自己俯身行礼的皇甫嵩,刘辩却是有些感慨。
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