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荃湾海岸线如一条绵长的丝带,蜿蜒曲折,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片海岸线一直都是走私活动的天堂。
每当夜晚,当繁星点点,月光洒在海面上,走私船便悄然出现,运来各种国内的原材料,粮食和各种货物,送出港岛的各种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日用品,高精尖设备和设备,满足了当时内陆的需求。
而如今相邻的大陆地区,如元朗、屯门和粉岭,却是一片荒凉。
这些地方现在仿佛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未经开发的土地,荒草丛生。
曾经有人试图在这些地方开办工厂,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里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没有足够的有文化的工人。
如果林凡设厂在元朗,想必就连招募一些普通的工人来组装收音机都成了一件难事。
毕竟这些地方的居民现在大多以务农为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
相比之下,荃湾优势就大的多了,人才相对容易招纳一些,重要的是,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于林凡“进口”国内零部件组装有着巨大的便利。
林凡开始着手进口相关先进的,有改造价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
林凡,凭借着他的钞能力,以两百万的代价,成功购得了荃湾三处绝佳的地皮。这三处地皮不仅交通便利,而靠近海边码头,对于货物的运输和进出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块地皮面积广阔,林凡心中早已有了完整的规划。
他计划将这片土地分为四期四个项目进行建设,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充满了思考和远见。
第一期工程,林凡决定建设一个电子收音机厂。他看中了收音机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娱乐休闲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林凡的拳头产品,随身听将在这里问世。
这个随身听一旦规模化生产,将会为他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紧接着是第二期工程,林凡计划建设风扇空调厂。
随着第二年天气越来越炎热,欧美人们对于制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