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回的京市,她不放心沈解放和黄建华,打算去指导一下。
见到沈解放和黄建华建的厂子,她就没有指导的想法了。
两个年轻人比她还考虑得周到。
她还指导什么呢?
他们已经找好了厂房,直接租了食品厂以前的老厂房,请的技术工人也是食品厂退下来的老工人,这些老工人手艺都是一绝,将京味儿给演绎到了极致。
沈如兰只待了两天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带了两大箱解放食品厂生产的糕点食品。
其中一箱是带给马钧他们的,让百货公司的人验个货。
马钧收到后第二天就给了积极的反馈。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这也就标志着,两家的合作正式达成了。
沈如兰对此很是高兴,看到沈解放的成功,比自己成功了还要高兴。
忙碌的日子,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就到了冬天,沈如兰推出了羽绒服,她要让沪市的人和周围城市的人都穿上轻薄的羽绒服。
羽绒服还算是高端服装,沪市的师傅们还没有听说过,不过在听了沈如兰说的怎么制作后,他们经过试验也很快将成品拿了出来。
“沈厂长,您看看这是不是您想要的产品?”
几个老师傅有些忐忑,他们是真没有想到衣裳还能这么做。
沈如兰将衣裳穿上,没有后世的羽绒服那么轻薄,可是跟如今的大棉袄比起来已经轻薄了不少了。
沈如兰就点头了:“对,就是这样的,如果可能的话,再做得轻薄一些就更好了。”
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可以在后期慢慢的再改进。
今年冬天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了。
师傅们还是有些担心这羽绒服生产出来卖不出,他们是为了厂子考虑,这以前就没人生产过啊。
沈如兰听了他们的顾虑,她先是肯定了他们为了厂子好的心情。
接着就让他们执行自己的命令。
他们是师傅,做出合格的产品是他们的本职工作,销售的事情是其他人在负责。
决策是她这个厂长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