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各种大起义(5 / 7)

p> 早起,这些人主要就是靠表演、募捐之类的活动凑钱,后面越来越多的穷苦百姓加入,逐渐的形成了捻党。

其中也有一些人开始搞黑的,比如恐吓威胁收钱之类的事情。

1851年,四无皇帝咸丰元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太平天国起义!

同时,在淮北一带的捻党也在不断的发动小股的起义。

当时,清廷还不是很重视捻军起义,认为他们就是一股股的小流匪!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同时发动北伐,义军势力进入黄淮流域。

于是,受到影响的捻军大起义瞬间爆发,无数的捻党纷纷起义,无数小股的捻军开始合并融合,形成了数股相对较大的势力。

比如:

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韩奇峰、

侯士伟、王贯三、李昭寿、任乾、

李大喜等等,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捻军虽然融合成了这十多股大势力,但互相之间依旧是各自为战。

平时,他们待在家里就像普通百姓一样,一有事就聚集起来,形成捻军。

1855年,捻军的各路首领感觉到这样不行,于是聚集起来,在亳州雉河集(涡阳)开大会,推举了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

捻军由分散开始转向了统一,并且制定了《行军条例》,明确军纪,建立五旗军制。

而后,捻军开始四面出击,抗击满清。

但是这个时间的捻军的斗争目标还是没有明确,主要就是抢粮和发展人数。

...

1856年,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被处死,太平军内讧,实力大损。

清军开始进攻捻军,捻军有些抵挡不住了。

于是,1857年,春,张乐行带领捻军南下,同太平天国陈玉成等人会师,并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配合太平天国作战。

不过,捻军也是听封不听调,意思就是,名义上承认太平天国领导,但实际上不听从太平天国的军事调遣命令。

但不久后,太平军撤出了淮南,捻军又抵挡不住清军,多地重新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