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左良玉,暗地里去修筑扳机城,防备左良玉。
这让左良玉很是不爽,说西面有什么好防备的?这就是在防备我。
后来,监军御史黄澍仗着左良玉的实力,当面顶撞了马士英、阮大铖。
事后,马士英派锦衣卫去抓黄澍,但左良玉拒绝交出黄澍。
不久,又发生了北来太子一事!
也就是有一个自称朱慈烺的人一路高调的来到了南京,引起朝野震动。
弘光帝派两个太监去辨认,两个太监去辨认,一见到“太子”就抱头痛哭。
弘光帝知道后,将两个太监打死了。
东林党人就开始到处发动舆论攻势,暗指弘光帝心胸狭隘,导致弘光帝的位置也有些不稳了。
像很忠心的黄得功都有些相信了,说这事不能轻易下定论,没辨认清楚就把人关起来怎样怎样的...
弘光帝没办法,只能在三月的时候开大会公审,期间“太子”回答的问题一部分正确,一部分错误了。
比如不认识教了他三年的大学士王铎,又说听他讲课时是在文华殿。
最后,“太子”承认他是驸马马王昺的侄孙王之明,受到别人的教唆,想要骗那些地方官的钱。
但是,黄澍却借着这个事情鼓动左良玉麾下各路对朝廷不满的将领一起结盟。
1645年,四月,左良玉下定决心造反!
他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要发动几十万大军顺江东下南京!
弘光帝立马要求史可法率领幕府军向西抵御左良玉。
但是,初五,多铎已经在河南归德府集结大军了!
当时,朝廷很多人认为应该重点防御清军,而不是左良玉。
马士英则是站在弘光帝这边,大骂说:“你们这些东林党人,借口防御江北,实际上就是不管皇帝的安危,要是清军来了,还能谈判,要是左良玉来了,皇帝没活路。”
于是,弘光帝支持了马士英。
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带兵南撤,去抵御左良玉。
整个江淮防线,因为这个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的了。
当史可法抵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