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库都尔河(1 / 4)

围坐在火堆旁,战士们听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按照中俄双方条约是界河,但沙俄耍无赖,其目的是为了边境重镇满洲里,那里是中东路铁路的起点。那位都统很有名,后来做过黑龙江都督兼民政部长。

将带来的马肋骨交给炊事班班长,斧头劈砍着马肉,一坨一坨的马肉丢进铁锅中熬煮。

孟海河拍手道:“正是满洲里。”

这年头的老百姓见识很少,更何况这些农家青年,他们对于曾经发生在故乡的事情知之甚少。可他们也是纯粹的,会因为祖国受辱而愤慨,会因为争取到尊重而自豪。

少年的中国就是如此,他们的母亲无法庇护孩子长大。

“孟叔,后来咋样了?”

“是啊,咱的地还是咱们的吗?”

抽着旱烟,孟海河摆摆手:“不知道,那年过后我们就走了,临走的时候宋都统跟我们各族人说,明年的时候再来,一定能够在草原上放牧。

可后来我们就没去了,老毛子把守住中东路,铁路沿边的山林草原都不准我们放牧游猎,这都多少年了,也不知道宋都统把地守住没有。”

“这件事我知道。”

坐在火堆旁的陆北说:“后来宋都统亲自丈量额尔古纳河每一寸土地,大衍之年的他不辞辛劳,与俄交涉谈判两年,但因为前清政府软弱,害怕沙俄借机生事,宋都统只是收回一部分额尔古纳河沿河沙洲草地,保住了满洲里重镇。

也收回了大量中东路铁路沿线森林、矿产,保住了额尔古纳河航道。”

这是很让人无奈的事情,不仅仅是前清政府的软弱,民国北洋政府同样继承的不仅仅是软弱,还有变本加厉的出卖国家利益。宋都统在治理边境问题上态度强硬,赢得不少赞誉。

同样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谣言也随之兴起。担任中东路铁路督办的宋都统最终还是因为谣言而辞职,晚年也一直忙于创作,其作品详细介绍东北地区近代史,是清末民初东北史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在风雨缥缈中的暮年腐朽帝国中,在北国边境上,你能够看见一位大衍之年的老者,佝偻着腰一步一步行走在草原之上,一寸一寸土地去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