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官僚虫豸,自己在满洲历经千辛万苦,服役十多年才混到少佐,他一个商人的混混手下,能担任中尉。
翻身下马,铃木次郎面对桥本三木倒是没什么感触,对方只不过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摸爬滚打十多年才凭借战功一步一步登上大队长的职务。
是的,在梁山村战斗中,虽然桥本三木损失大半个中队,但是在关东军和伪满政府的宣传中,称为一场难得的‘胜利’,被视为‘满洲之癌’的东北抗日联军,其精锐主力第五支队伤亡严重。
日军特有的丧事喜办,这不是个例,即使在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昆仑山战役时,日军记载的战死者只有寥寥两三百人。哪怕战死旅团长、缴获枪炮上千,在日军的记录中就只是损失几百人。
关东军的记载虽然有丧事喜办的存在,但在实际战损上,还是较为公正的,他们承认抗联是极难对付的。比起华北驻屯军私藏武器弹药,以便在战败后将武器弹药上缴,营造出战斗胜利的假象,关东军这支‘皇军之花’在与义勇军、抗联近十年战斗仍然无法彻底剿灭前提下,对抗联抱有一定的尊重。
无他,只是因为第五支队太过于强悍,从三江平原至此,一路来逢战必胜。即使关东军参谋本部课长远藤三郎与其作战,但仍然被其突破包围圈,而远藤三郎在诺门罕战役过后白热化之时担任参谋官,但战后仍然被日本大本营追责,调离关东军。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支队被关东军视为‘如鲠在喉的鱼刺’,这并非骇人听闻的夸赞,而是凭借一场又一场战斗打出的名声,其战法诡谲多变,一直被关东军视为心腹大患。
桥本三木听闻过许多传闻,关东军内部将第五支队视为抗联匪寇最为值得重视的敌人,但他却不知,除却第五支队外,‘一母同胞’的第二、第三支队都是极为强悍的对手。只不过第五支队风头太盛,导致冯志刚、王贵所率领的第二、第三支队名头不显而已。
“桥本队长,鄙人铃木次郎,还请多多关照。”铃木披着白色狗皮绒大衣向他弯腰低头敬礼。
“混蛋。”
桥本三木举起指挥刀戳在铃木次郎肩膀:“为什么匪寇第五支队会莫名其妙出现在小黑山车站,你不是向司令部保证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