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这是通往什么地方的铁路?”
孟保长想了想:“听金翻译说,好像是绥棱到佳木斯的铁路,今年动工的。”
拿着望远镜,陆北仔细观察山下的情况,绝非是铺设铁路线那么简单,铁路线一侧的平地被整理出来,大概是设置站台调度间之类的。
在呼兰河另一侧有公路桥,陆北动身寻着公路前进,身后宋三等人跟在他身后。在公路连接不远处有一个矿场,有伪军矿警队驻守。
这样的侦察大大出乎陆北预料,他以为是修筑工事碉堡,但事实上日军不仅仅修筑工事碉堡,还在铺设铁路线,附近还有一个矿场。粗略估计,日军的守备兵力达到一个小队的规模,还有伪军矿警队。
观察四周地形情况,整个神树镇四面环山,如果要进攻的话,必须依靠呼兰河上的石桥。石桥边上有日军站岗巡逻,现在河水暴涨,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就地绘制地形图,标注重要节点,陆北时不时抬头,时不时低头。
难怪日寇会大肆征调劳工,既要修建铁路线和站台调度间,还要顾及矿场的劳工消耗。估算下来,神树劳工营的劳工高达上千号人。
看着奔流不息的呼兰河,陆北只觉得自己额头生汗,如何跨过暴涨河水的呼兰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夜色深下来,山下劳工们陆陆续续回到工棚里,排队领取食物。陆北借着机会溜下山,在呼兰河对岸茂密的灌木丛中近距离观察。
他不仅仅要观察地形地貌,还要搜集到敌军的岗哨位置,还有换防时间,巡逻路线。
“宋三,你记一下。”
“是!”
陆北拿着望远镜说:“劳工工棚两排,长约百米,劳工预测上千人,夜晚六点放工。为神树镇中心位置,开阔地,四周无遮挡阻碍视线之建筑物。
西侧日军军营一座,木质营房五栋,入口两侧建造有瞭望塔,依缓坡而造,易守难攻。岗哨一、三、五处,明哨三处,暗哨两处,位于神树镇西侧山坡无名高地处,暗哨明哨相搭配。
另一处暗哨位于北侧呼兰河桥头山坡中,桥上两侧有日军四人站岗警戒。巡逻队为步兵小组,每隔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