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局面,非铁腕不能整顿。
陛下属意的人选是你。”
陆丞深吸一口气:“陛下之意,还是阁老之意?”
“有区别吗?”杨廷和看着他,“陛下需要能办事的臣子,老夫也需要能稳定朝局、增加国库的能臣。
维之你在江南的作为,虽有争议但成效显著。
这一点无人能否认。”
“下官若再赴江南,恐阻力更大。”
“阻力自然有。”
杨廷和语气转冷,“但若无人去做,难道任由江南糜烂下去?
任由那些蠹虫继续啃噬国本?
维之你扳倒林家,查办漕、市二司,甚至在大理也敢直面权奸,这份胆识难道回到大周,反倒畏首畏尾了?”
陆丞迎上他的目光:“下官并非畏首畏尾,只是不知,若下官再赴江南,阁老与朝廷能给予多少支持。”
杨廷和沉吟片刻:“陛下会给你密旨,许你便宜行事之权。
朝中老夫会尽力为你周旋,挡住那些明枪暗箭。
但具体如何做,需要你自己把握分寸。
江南世家豪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需刚柔并济,循序渐进。”
“若触及某些根本利益,引来反弹。”
“那就看你的手段了。”
杨廷和目光深邃,“只要于国有利,于民有益,些许反弹,陛下与老夫,还压得住。
但切记证据需确凿,行事需谨慎勿授人以柄。”
陆丞明白了,这是要他去做一把刀,一把斩向江南积弊的利刃。
皇帝和首辅在背后支持,但也要他自己能扛住前方的压力。
“辰州洛文远一案,阁老可知晓。”陆丞忽然转换了话题。
杨廷和眉头微皱:“此事内卫已有结论,你何必再问。”
“下官只是觉得,此案或许与江南某些势力有关联。”
“维之!”杨廷和语气加重,“老夫知道你心系公道。
但有些事当放手时需放手。
洛文远一案已结不要再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