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阿纳托利没有反应,彼得罗夫顿了顿。
看了一眼司令官的背影,随后继续念道,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
“交战过程极短,约8至12分钟,敌方新型坦克展现出远超预期的技术性能!”
“其一,主炮威力惊人,可在1500米甚至更远距离上,有效击穿我T-72主战坦克的首上装甲,且多为首发命中。”
“初步判断其穿甲弹芯可能采用了新型高密度合金材料,穿甲能力远超现役任何125弹药。”
这时,一名负责装备的上校参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
“1500米击穿首上装甲?”
“这....这几乎和我们正在研制‘芒果’弹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深相当!龙国人凭什么?”
彼得罗夫抬手制止了他,继续念道,声音愈发沉重。
“其二,其火控系统异常先进且稳定,多数射击发生于行进间或短停瞬间,命中率奇高。”
“技术部门分析前线士兵用缴获的摄像机拍摄的模糊影像,判断其可能配备了先进火控技术,稳像精度极高,反应时间极短。”
作战室内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
作为钢铁洪流代表的大毛国军官们,他们深知火控系统的差距,往往比火炮威力的差距更致命!
这直接决定了谁能先敌开火,谁能命中!
“其三...”
彼得罗夫的声音几乎带上了一丝苦涩。
“其防护性能同样出众,有至少三份报告称,我方T-72在800-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穿甲弹命中其车体正面首上区域,均发生跳弹或被弹开,未能造成有效毁伤。”
“其装甲倾角和复合装甲结构可能经过特殊优化,防御效能远超预期。”
“从报告中的六次命中结果来看,我方未能穿透敌方装甲!”
最后,他总结道,念出了那个最刺眼的数字。
“此战,我先头装甲营损失T-72坦克21辆,BMP-1步战车8辆,其他辅助车辆11台,阵亡及失踪官兵估计超过百人!而对方...”
彼得罗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