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走个流程(1 / 3)

玉瑶水果罐头厂日夜不停的运转,员工们的心情相当愉快,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这座工厂就像是一台印钞机似的,每天都在不断的工作。

终于,在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六月中旬,林东接到刘浩存的电话,让他去办公室一趟。

“东子,三天之后就是招标会活动就展开了。”

“嗯,谢谢刘叔告知,我把各项都准备好了。”

林东的信心还是非常充足的。

“哎,其实咱们县城是没有资格开办糖厂的,首先一点是财政部紧缺资金,不光是咱们县财政紧缺,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刘浩存接着说道:“为什么能够有这个资质开办糖厂,我从去年就一直写申请,直到今年才通过,不过上面的意思是,财政方面不会有扶持,一切都看县里的情况。”

“所以,要按照上面的要求,举办一场招标大会,流程要全部记录下来,到时候还需要上面的审批,最终才能落定这个项目。”

“刘叔,咱们县城确实需要一个糖厂,不然蔗农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多半是要耗损很多。”

这一点林东说得很对,若是每一次收获甘蔗的季节,都要把甘蔗往外县运输,光是运费这一成本上,就能让蔗农们损失巨大。

另外,蔗农跟糖厂距离太遥远,很多信息传达都会延迟,会导致出现很多意外情况,比如蔗农们将甘蔗砍好了之后堆放,结果几天下来都没有车辆装载运输到糖厂,这就导致暴晒几日,甘蔗的水分流失,严重的可能会滞留十天半个月,那损失何止巨大,蔗糖可能都会有所影响。

刘浩存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蔗农们响应当地的策略,才纷纷在地里种上经济作物,结果还整天让蔗农们提心吊胆,作为一县之长,他下定决心要改善这样的环境。

“刘叔,咱们县城的甘蔗总量,大约是多少?”

林东之前调查过一些,但肯定不如刘浩存这边掌握的详细,他太需要这个数据了。

“估摸着二十万吨左右,这还是许多农民观望,并没有大规模种植,若是大规模种植,估计能再多个十万吨。”

刘浩存如是说道。

“这个数量很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