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漳泉大战2(2 / 3)

长泰县并不大,县城的府库全部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原本储存了一万石粮食的粮库已经被搬空,空荡荡的粮库足以饿死老鼠。

幸好马得功带的军粮较多,幸好沿路都有士绅贡献粮草,让马得功不用为粮草的问题而头疼。让马得功头疼的是,如何攻克漳州城。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马得功偷偷率领侦察小队仔细观察过漳州城的城防,漳州城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城墙上多了几十座炮台,近百门红夷大炮。

忽略密密麻麻的守城士兵,仅仅数量如此之多的红夷大炮都让马得功口中发苦,红夷大炮的威力他是万分清楚的,这近百门的红夷大炮都已经让他明白,想要攻克漳州城,正面进攻几乎没有可能。

更是代表这要想攻下这漳州城了,要么有近百门大炮助阵,压制城墙上的大炮,以方便步军攻城;要么抓捕附近的百姓,驱逐他们攻城,消耗城墙上的炮弹。

但这两个方法都被马得功否定了,先不说福建有没有近百门的红夷大炮,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将收集到的红夷大炮全部集中到漳州城下,朝廷是不会同意的。况且这次进攻漳州城,是瞒着朝廷进行的补救行为,更不可能有较大的动作。

没有大炮。只能通过人命来进攻了,这要消耗多少兵力才能够攻下漳州城啊?

别的不说,新建的漳州码头上竟然还停留这一支战船队,在马得功的眼中,这支战船队的威胁比任何一支郑家军的威胁都大。有这支战船队在,怎么可能包围住漳州城呢?九龙江上川流不息的商船、战船可是漳州府最大的依仗。

这还不是让马得功最为头疼的事情,也不知是那个混蛋给郑家军高层出的主意,竟然将一大批武器散落到民间,这一大批武器包括腰刀、弓箭、盾牌、国姓瓶,甚至还有铠甲,根据当地士绅的情况,这一大批武器足够武装四五千人了。

这么庞大的军械散落民间,让马得功非常的头疼,这代表着他若想要抓捕百姓攻城,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这是两个概念。

马得功可不敢赌民间的百姓不会动手反抗,经历过战乱的八闽大地,能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