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出兵计划(3 / 3)

。”

陈永华长篇大论一番,众人细细思量,觉得还是行险,万一偷袭失败了呢?万一同安的军队直接出动了呢?

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家有些举棋不定。

邓会直言道:“世子,现在厦门、金门动荡不安,若贸然出兵,后方不稳,也会对此事带来不利的影响。”

郑锦点点头,认同道:“当然,当然,现在肯定要安抚民心的。那些大户所求,无非就是贸易,就是金银,我现在有安抚他们的货物了。”

邓会有些惊讶,道:“不知是什么货物,能够让世子如此有信心能够安抚那些大户权贵。”

郑锦站起来,道:“我之所以要攻打漳州府,粮食是一个原因,东溪工地不能停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诸位,可知西方运输来的西洋镜子?”

冯锡范有些动容的道:“世子,可是用西洋人用所谓玻璃所做的可以照应人影的镜子?”

郑锦点点头,道:“不错。东溪工地已经顺利烧制出大面积的玻璃出来,并顺利制造出镜子。

初闻镜子,冯锡范等人颇不以为然,镜子虽然稀罕,但一尺左右的镜子大家还是见过的,不少人还不惜花费巨金从佛郎机人手中购买过一尺高的镜子。镜子易碎,南洋又没有制造的地方,只能远渡重洋来到巴达维亚、满刺加售卖,偶尔有几块镜子被佛郎机人从巴达维亚带到澳门售卖,那价格,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镜子的巨大利润让人眼红,若能研制出镜子的制发,那就是一座源源不断的金河啊,这条金河让知道镜子的商人都无比眼热,不止是郑家军高层等人让工匠尝试着烧制镜子,江南一带的豪商,谁没有对此动过心,谁没有尝试让工匠去研制镜子,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最好的成绩,也只是研制出一些透明的玻璃,但其投入和产出远不成比例。有些心灰意冷的豪商都逐渐放弃了研制镜子一事。后战乱频发,更没有人去动研制镜子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