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郑锦在行动(2 / 3)

据世子府的佐官透露,这第一天的海鱼收入是五万八千余两白银,第二天更是高达八万余两。

这可是一个月近三四十万两白银的利润啊,若是能够运送到闽越、江浙之地的权贵之家,那价格还会翻倍的增长,每月至少都能有一百多万的收入。

这些庞大的利润,而所需要付出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一些渔船、一些渔网和一些水手而已,这些付出跟收获的利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思明权贵之家,哪家没有个几艘商船呢?现在海贸紧张,大量的商船停泊在码头港口,无处施展,大量的水手失业。若是能够加入到世子的捕鱼队伍中来,不但商船得以使用,也能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

思明缺粮一事虽然被郑锦的几个措施平息了矛盾,但是缺粮的隐患依然存在,只要一点火星,这平息的矛盾将会立刻爆发出来,这次在想安稳的平息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得。

权贵们在观望,看看世子与粮商的这场斗争究竟谁胜谁败吧。若是世子大胜,这海鱼的生意,看看世子能不能分一杯羹,若是粮商胜利,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失败者是没有权利要求什么的。

这海鱼的生意太大,世子一个人是把握不住的,还是由他们这些良善之家来帮助世子操持吧。

郑锦与世子府的官员当然很清楚这个事情,郑锦也不想这个关键的时刻离开思明州,但是铜山事关重大,若处理不好,带给郑家军的损失和影响将是无可估量的。尤其是人心向背,更是关键。

铜山之事,不但是个军事仗,更是一个政治仗。

很明显,伪清的海澄公黄梧也十分清楚这个事情,若不是趁着郑成功远离思明,远征台湾,黄梧也不敢有此动作。

毕竟世子郑锦的威望与郑成功相比,相差可谓天差地别。若是郑成功在思明州,思明州粮价即便会涨,但也不会涨得如此离谱。

正是看到郑成功远征台湾,又带走了郑家军的一众高层,留守思明州的不过是郑锦等一些年轻一辈的人物,威望不显,能力未现,谁会将他们放在眼中呢?

危险永远都是在内而不是在外。

尤其在这个时候,外有伪清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