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铜山事大,很显然这是敌人的第三步,在郑锦看来,现在危机显露,风雨飘摇,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败亡。
郑锦忍不住心中暗想,历史上的郑锦是怎么处理这些的,从铜山失守的情况来看,很明显,历史上的郑锦是弃卒保帅,舍弃铜山而稳固厦门。这样的决策不能不说是坏,毕竟相对于沿海诸岛而言,很明显厦门的地位更为重要,尤其是作为收复台湾的后勤大本营,若厦门失守,很难保证收复台湾的行动会成功。
这才是大事啊。
但铜山失守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首先就是郑家军最大的造船厂毁于一旦,战船的补充、商船的修复,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五千将士投降伪清,八万百姓惨遭屠戮,这对郑家军的声望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1663年清军进攻厦门岛,而厦门岛失守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伪清对蔡禄、郭义等人的封赏,更是惹得郑家军中一大批人的眼热,原本投降盛行的郑家军各位将领都踊跃投降。而郑家军又陷入血腥的内斗,郑泰的死亡,郑袭、郑鸣骏等郑氏家族高层的投降,更是加剧了这一点。
更让郑锦担心的是,若是不管铜山,那南澳要不要管,好像明年的二三月份就谣传南澳守将钟勇侯陈豹要投降的情报。若南澳在失守,那郑家军真的在大陆上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是郑锦绝不允许的。
陈永华有些疑惑的问道:“李掌事,蔡禄与郭义密谋投降之事,可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吗?伪清是否率领三千人马在南诏接应二人?”
邓会、洪磊对此也有些疑惑,要知道这蔡禄、郭义二人被藩主提拔于行伍,多年来奋勇作战,战功赫赫,这才被藩主任命为镇将,这对他们二人的恩情不可无不大,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叛变呢?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李布坚定的道:“诸位,消息确实,已经经过再三确认,探子不止一次见到蔡郭二人派出亲信与黄梧在潮州府相见。
经查,蔡禄与郭义与原后提督万礼是结拜兄弟,三人感情极好。去年,藩主北伐,万礼战死于南京城下,藩主为其祭祀忠臣祠,位在第二,仅次于甘辉将军。后面核实发现万礼是战败偷逃,想要投降伪清,但不幸溺水而死。藩主大怒,但又不能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