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交待完工地之事,就匆匆赶回王府。
只要工地上的精品能够生产出来,有了货物,就差市场了。
现在的关键是搞活厦门的经济活力,让一些轻工业产品充斥大陆市场,这个市场郑家军经营已久,虽然有伪清禁海的政策,但这对于郑家军而言,不值得一提。
君不见,堂堂大明,万分严厉的禁海之策尚被江南豪绅给铸成大大小小的窟窿,何况统治根基尚未稳固的伪清呢?
关键是货物,珍惜的货物,只要能够有充足的珍惜货物,伪清的禁海之策就是一纸空文。
江南之地,各大豪绅沉沉浮浮近百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不是区区几场大屠杀就可以杀的干净的。
十五天后,东溪工地就能够生产一批比较珍惜的货物,为了能够让这些货物卖出去,换成银子、各类物资,广阔的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考虑着手激活这个市场了,这可就需要延平郡王府的掌控者——王妃董酉姑的帮助了。
郑锦回到王府后,马上去请见董酉姑。
董酉姑很是奇怪郑锦的来访,这几天郑锦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直都在忙忙碌碌。所幸取得的成果也是很辉煌,东溪工地炼铁的产量也传入到董酉姑的耳朵中,她对此十分欣慰,认为郑锦真的是可以独挡一面了。
看着匆匆而来的郑锦,衣裳之上尽是灰尘,原本白净的脸庞上,也出现一些风霜。董酉姑有些心疼的道:“锦舍,有道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有事交办给一些手下就好,何必事事亲临现场呢?”
郑锦接过侍女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脸庞上的灰尘,闻言笑道:“母后不必担心,此时正是我军危机之时,凡事亲临,也好掌握进度,也能让军民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汗水。”
董酉姑还是有些不忍心,叹了口气,道:“理是那个理不错。军民看到作为世子的你在工地之上,军心民心现在都有所提升。就是苦了你了。”
郑锦轻轻一笑,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成大事者,哪有轻易而得来的成功呢?母后不必担心,孩儿正当年少,多为积累,好为日后之事。”
董酉姑笑骂道:“好好好,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