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七零知青女主的极品大姑子15(2 / 3)

爷孙俩回来,要不然也不放心。

两人也没闲待着,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做鞋纳鞋底。

家里人穿的鞋底几乎都是肖云帮着纳好的,她不光手劲大还灵活,做的鞋底针脚整齐,大小间距都一样。

肖奶奶看着孙女眼睛不用看着,那一锥子接一锥子的下去,度又快针脚密实又整齐,眼里满是赞赏。

她这孙女儿是真的哪儿哪儿都好,长得好不说,还有一把子力气,针线活儿那也是手拿把掐,家里家外都能上手,可着全村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突然想到什么,肖奶奶说道:“我今天听胖墩儿他奶奶说,咱这儿也要来啥支援建设的啥文化青年了,也不知道来几个,可别像和宋家铺那几个,干啥啥不行不说,还瞎指挥,去年都差点耽误了下种。”

从前年开始,离着镇上比较近的几个村就有了知青过来,那些人是第一批自愿下乡的,倒是满怀抱负的来,一到这里就说要教当地农民科学种地。

本来大家也是满怀期待的,结果他们一出手就让大家失望了,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一看就知道他们只知道理论根本没有实践过,全是纸上谈兵。

可几个知青不觉得,非要大家跟他们学,结果一通瞎指挥,差点儿没有没赶上播种的好时候。

用他们从学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来教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的农民,确实是有点儿不靠谱的。

还好这个时候下乡的人数不多,也都是真的怀揣着理想抱负,想要下乡支持建设的,听劝的也占大多数,不会真的胡搞乱搞,很快现了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慢慢的从实践中找到真知,融入了乡村的生活。

当然也有坚持不下来,之后又回城的,这时候回城还算方便,不像之后是强制性的,为了缓解城里的压力,还有分散一下那些待业青年,才大规模大批量的往乡下输送。

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什么都干不了不说,还净是事儿,也下乡容易回城难。

“胖墩奶奶知道啥时候来不?来几个啊?咱们这儿也没有空房子给他们住,应该是安排去西岭子那边吧?”

肖奶奶拿剪刀剪了一下灯心,让蜡烛更亮一些,“具体几个还不知道,少的话肯定是在那边,多的话就不好说了,估计要三个村平分,明天我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