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人。
要不然你腿脚快,这就去吧。”
“还请上门老祖赐我一道篆文。”
“给你!”
杨暮客在山门外站了许久,一身烟火气被风吹散了。
只觉着高山之上风寒刺骨。
他笑着对两个道童说,“紫明次归山,不通规矩。
还请二位同门带路。”
“师祖请随我来吧。”
山门挂着青石对联。
瑞炁贯黄庭,祥光归紫府。
这十字,便是上清门的排辈。
杨暮客问这两个道童字号,两个道童答他,还没有道号。
只有俗家姓名,李春生,刘汉海。
这俩道童可是筑基修士,比他杨暮客分毫不差,却没个道号。
也着实让杨暮客吃惊不已。
他便又问,那如何才能有个道号?
基功圆满,意承上清。
杨暮客没基功圆满,那就占了个意承上清呗。
而后他便问,现在最小的一辈儿排到哪个字了?
一人答他,大师兄已经赐字,贯恩。
怪不得得叫他紫明师祖呢。
整整高了四辈儿。
许是筑基修士不准乘云,反正仨人都老老实实踩着石阶往上走。
走到半路一个小院里,俩道童让杨暮客自己进去洗漱一番。
屋里衣裳已经备好,就连蔡鹮背着的那柄拂尘都在一旁放着。
看来蔡鹮没丢,只是不准登修士修行所在灵山。
这小道士一路被人伺候惯了,也不大会自己拾掇。
随便挽着混元髻,松松散散,衣襟没扯严实,腰间挂着两柄宝剑,背着一根拂尘。
再出门,外头已经是一个阴神修士在候着。
“紫明师祖,晚辈贯游于此接师祖归山。”
杨暮客起初也是稳重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后来腻烦了,就两个两个踩,再然后蹦蹦跳跳。
贯游却小碎步总能先他一步。
山中清幽,小筑排排,溪水潺潺,青苔卵石,翠竹穿柏。
再一段路,药田橙黄花开,沟渠流水湍湍。
竹篓鼓胀,陶瓮满满。
药香扑鼻。
“师祖,往前这段路,名叫清心路。
金木水火土,各有法应。
或脚滑,或烫脚,或针扎,或木刺相拦。
小心则个。”
“明白。”
山中雾起,杨暮客依旧蹦蹦跳跳地往上走。
走出大雾,一个紫衣中年道人候着他们。
“贯游拜见掌门。”
杨暮客看着贯游磕头,自己也就准备磕一个。
但道人伸手拦住了。
“师弟,师兄道号紫乾,是当今上清门掌门。
咱们迎新,没什么大醮科仪,你也别心中失望。”
杨暮客尴尬地直起腰,“师弟拜见师兄。”
紫乾笑着打量他,“好。
真好。
一尘不染。”
掌门招呼着俩人走进了内门。
门中黑瓦黑墙,一路景色十分素净。
回廊遮风挡雨,直通正院。
正院当中大殿古朴,鼎中三炷香暗红,灰烬欲垂。
迈过门槛,贯游停在殿外,未跟进去。
“紫明,拜祖师吧。”
“是。”
杨暮客好像又回到了那沙海之中,殿中景色无二。
杨暮客认认真真地磕头,接过掌门师兄递过来的灵香。
三叩九拜。
拜道宗道祖,拜上清道祖。
而后掌门领着他来到偏殿,拜观星一脉道祖,拜黄瑛真仙。
都拜完了。